A27: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适可而止
那秋生
  那秋生

  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两个重要的字:一是“可”,所谓“万事皆可人意”;二是“适”,所谓“人生贵在自适”。这就是中国文人的一种优雅心理,唯有“适可”才是人生最为美好的生活方式。所谓“适可而止”,乃是一种自我的平和与调节,凝聚着东方的智慧,教诲为人的原则与处世的道理。

  宋代陆游的书房叫“可斋”,他有一首《书室名可斋或问其义作诗告之》:“得福常廉祸自轻,坦然无愧亦无惊。平生秘诀今相付,只向君心可处行。”诗人身在官场,但是不图自己的名利,只愿为百姓尽责尽心。“得福常廉祸自轻,坦然无愧亦无惊”便是诗人的为官准则。他将清廉看得比生命还贵重,而对追名逐利者嗤之以鼻。

  明代高攀龙是东林党领袖,其诗文被称为“立朝大节,不愧古人,发为文章,亦不事词藻而品格自高”。他著有《高子遗书》12卷,内有一篇《可楼记》,文章最后的议论堪称绝妙:“有所可则有所不可,是犹与物为耦也。吾将由兹忘乎可,忘乎不可,则斯楼又其赘矣。”他对于人生的谨慎思考,总在“可”与“不可”之间抉择。

  清代张敬修有一个“可园”,其建筑名多以“可”字命名,如可斋、可楼、可轩、可堂、可洲等。此人曾以捐钱得官,官至广西按察,后看破官场,急流勇退,于是辞官回乡,修建了这个“可园”以度晚年,并使之成为粤中东莞的一个名园。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封一
   第02版:封二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习近平访英特别报道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时政·要闻
   第A08版:评论/随笔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民生速递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互动
   第A22版:家装专版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25版:家装之窗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阅读/连载
   第A30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家装专版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珠宝
   第C04版:潮事
谈“架子”
我的西西巷街
采石矶上觅仙踪
明月二三事
秋风与吃蟹
适可而止
苏轼话人生赏心乐事
新民晚报夜光杯A27适可而止 2015-10-23 2 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