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已过,秋色渐浓。园艺师对四季的花草景色太在乎了,因为秋色反映着自己的工作成果。
一叶知秋,霜叶红于二月花,艳艳秋菊夺春华,层林尽染的彩叶世界,沉甸甸的红盆柿,黄灿灿的橘子,秋花、秋叶、秋果,要装扮好这美丽的秋色,把秋的韵味点得更浓,得靠园艺师们手中的技艺、匠心、构思和布局,他们如画家一样,花草作调色板,在大自然园林中布置一首首秋天的诗。
我是一个园艺人,在植物园的30年中,经历了不少鲜为人知的“秋”故事,有些值得赞美,有的要告诉大家,布置“秋”多么辛苦。
菊花展览会,是秋花的最美魅力。自古赏菊是秋天最开心事,独干的“黄石公”“帅旗”“墨荷”,形态美的“千手观音”,到案头菊“梨香”,再到3000朵的大立菊,塔菊,悬崖菊,及名字如诗的“金背大红”“十丈珠帘”等,都是园艺师献给秋色的得意之作。这是他们付出近10个月的心血,一盆盆精心栽培养育的。
有一年,植物园承办市菊展,规模大、数量多、造型全,参展单位都是全市各区各大企业,那数十万盆菊花的养管,就是园艺师“秋韵”的答卷。就讲植物园的菊花专家与技师吧,这些“精兵强将”早在春天就开始筹划秋天的花事了,从品种收集、育种、嫁接,再到水、土、肥、光照、病虫害的管控,如遇梅雨、高温、台风、暴雨要有具体对策,那年夏末突遇大台风侵袭上海,那些茁壮成长的菊花犹如美女娇嫩,如何经得起大风暴雨的摧折呢?本应属于菊花栽培园艺师们的事,成了全园从高级工程师到工程师,技师、技工、园长、科长、后勤们的头等大事,为了避免种在园内的菊花被风雨吹,全部要进花棚,想想几十万菊花,假如吹坏了,残叶烂花,秋菊赏什么!园长果断下令,全园职工抢在台风大雨前,一天一夜全部搬进花棚。风雨过后再全部搬出花棚,浇水,除虫,施肥,摘叶,摘花。到花展开幕时,简直如打仗,各展区花品种不得弄错,要花美、景美、清洁,有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红叶、黄叶是秋色的一大景色。一叶知秋,层林尽染,黄红叶漂到小河塘,枫叶红了,柿子黄了,多迷人的色彩。植物园园艺人一直针对上海秋色难以见到,专门立下课题,研究如何让人们赏到秋色?园艺人收集各地枫树品种,在园内专门设立了赏红叶的槭树园,“槭”是枫树的专业名字。园内有鸡爪槭、元宝槭、岑叶槭,还配置七叶树、无患子、枫香、三角枫、银杏、紫藤、栾树、榉树等造景,我记得在槭树园旁,曾引进几株上世纪80年代要三四千元一株的“塔枫”,十分美丽,在园内“弹眼落睛”。植物园里的醉人秋景,与园艺人的辛苦造景是分不开的。
但秋景太美,也会招来遗憾事。上世纪90年代末秋天,植物园想搞一次“红叶展览”。园艺人到各地去收集各种有红叶的树养在园内,忽一日,这些红叶树大批出现“光头”,只剩杆子,急煞气煞园艺人!一查,是一批某中学的学生,由老师带队,来参观植物园,每人一把剪刀,不知得了老师什么吩咐,剪下红叶做标本,这下全完了。一调查,这是一所民办中学,带队老师还是生物教师,叫学生带剪刀做“作业”,学生剪红叶是遵老师命!事后媒体曝光此事,教师受处分,但红叶展已不完全了。遗憾。
秋花,秋叶,是美的,但缺乏公共道德不文明赏秋,在植物园内也太多太多,剪叶、摘柿子、敲打银杏果、偷名菊枝条去扦插,大有人在。秋天景色是大自然的杰作,加上园艺人的巧手,散发秋之韵美,但赏秋人呵,你的心灵也要像秋色,要心灵美,秋才更美!
十日谈
赏 秋
日本京都的秋色素来闻名,请看明日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