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之一:新加坡是弹丸之地。近十年来,新加坡为了扩大自己的国土面积,拼命围海造地,已经造出了200平方公里的新国土。本国没有多余的泥沙怎么造地?新加坡就问邻近的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购买,一立方泥沙一立方泥沙算钱,毫不含糊。
后来,这笔好生意终止了,因为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发现自己的海洋线在退缩!有记者提醒:别忘了我们是岛国,泥沙并不多!此消彼长还了得?你们是在卖国啊!
于是,这两个岛国再也不敢把泥沙卖给新加坡。新加坡经过反复联系和商榷,开始问远得多的柬埔寨和越南购买泥沙,每立方21美元,相当于128元人民币。
我依稀记得上海曾经帮助新加坡造过机场,那些跑道就是用泥沙填海填出来的。
故事之二:2014年,德国有家建材公司,老板叫海森堡,他打听到阿联酋的迪拜将要建设一个世界级的豪华赛马场。要建赛马场,当然要用大量的沙子。海森堡对公司员工说:我要把德国沙子卖到迪拜去。
同事们哑然失笑:阿联酋是沙漠王国,它们也许缺这个缺那个,唯独不缺的就是沙子呀!
海森堡忙碌了几个星期,带上好几包德国沙子赶到迪拜,直接找到赛马场沙场筹建负责人赫尔穆特。赫尔穆特第一个感觉是:这个德国佬一准是疯了。海森堡抬起手说:你能不能听我说一说呢?你们迪拜虽然不缺少沙子,可是这里的沙子颗粒偏大,并不适合铺设赛马场。一旦用上,伤到身价动辄千万的纯种马,你们的损失将难以估计啊!
赫尔穆特吃了一惊,开始对这个德国佬感兴趣了,道:你说的虽然有道理,但我怎么确定你的沙子不会伤到我的赛马呢?
海森堡把带来的十几包德国沙子放到桌子上说:这就是我今天来找你的目的。
赫尔穆特抓起每一只袋子里的沙子,捻了捻,看了看,他无论如何想不到德国的沙子竟是如此细腻和柔软——其实,海森堡只是把德国的沙子筛了无数遍,去粗存精,去大留小,所以才那么细致柔滑,仅此而已。
最后,赫尔穆特和海森堡签订了购买1500立方德国沙子的合同,海森堡狠狠赚了一笔。
不是故事的之三:交通运输部规定,上海长江口的航道必须保持在12米水深。上海的大型疏浚船从长江口挖出了大量淤积的泥沙,可是,只有四分之一的疏浚土被用来造地了,其他都抛掉了。
我们为什么没有人想到把这些抛掉的泥沙卖给新加坡呢?为什么没有人想到把这些沙土过滤筛选之后卖给阿联酋呢?眼下,上海的疏浚土出售价每立方米只要12到13元人民币,绝对有竞争力!
国土、国土有个“土”字,严格意义上的国土,应该大部分是由泥沙组成的。倘若一个国家只有石头只有山,或者只有水只有冰,老百姓是呆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