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麟的传记《大道留真》从嘉定写起,从父亲写起,从父辈的大师们写起,宋家的家风就从这里生发出来,弥漫开去,升腾起来。家风,就是一个人成长的土壤,是一个人的品格和气质形成的雨露阳光,毫无疑问,那一个朴素无华又认真精致的家庭,那一种植根乡土又文脉深厚的成长环境,最后是一定会酝酿出“玉树临风”的。
从容淡定,是《大道留真》一以贯之的风格,无论是传主的人品,还是传者的文风,无不处处渗透出这种风格:经历风风雨雨,求真求美之心不改;穿越坎坎坷坷,积淀学养阅历无数。于是,就有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就有了卓尔不群特立独行的风格,就有了谦谦君子冰清玉洁的品质,就这样,一个真实而又生动的人物形象站立起来了。在这里,从文字中,从画作中,我们听到了宋玉麟对我们说的话,听到了他的心声。他借着山壑,借着老树,或枝头小鸟和我们交谈,他让画笔下深藏的山中茅屋、依稀的古代老者、远泊的秋江小舟和我们靠近,走进我们的心灵,贯穿我们的气脉;于是,在每一注笔墨中,我们看到内心世界的起伏;在每一种色彩里,我们感受人类情感的缤纷,在每一笔线条下,我们体会现实世界的纠缠。花甲的丰富情感和高超技艺,无不渗透在我们平时常见的山水花鸟之中,便使得这普通的山水花鸟,变得如此的不普通、不平常,变得如此的深邃和迷离。在一张薄薄的纸上,体现出宁静且又热烈、简单且又丰满、单纯且又繁复的意韵,这意韵伴随着我们,敲打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深深地被震撼,被感动,被折服。
然而,穿过这些繁复的画面,我又看到了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讲究。
宋玉麟的山水被称为“细笔山水”,细,就是讲究,就是永无止境的追求。从《大道留真》的讲述中,我深切地感受到,许多年来,宋玉麟是以他全部身心,扑在了这一个“细”字上,使之不断地完善,不断地形成自己独有的“讲究”。无论是“无为”的创作状态,还是“空灵”的艺术表达,或是结构上的松秀,或是意境上的幽远,都能从这个“细”字里体现出来。这个细,细而不弱,细而不小,细而不碎。它是精细的,又是大气的;它是雕凿的,又是浑然天成的;它是讲究的,却没有丝毫刻板之感,这正是“细笔山水”独到之处,画家是用全部的人生积累在做“细”,是用融会贯通的中西文化在做“细”,是用执着的创新创优在做“细”。
这一个“细”字之中,又充分地挥洒着江南文化特有的韵味和品质,在这里,江南文化的底蕴,江南文化的特点,都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和体现,同时也在最大程度上得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