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每天骑电动自行车上下班,单程七八公里。但凡遇到下中到大雨的天气,而能顺利、平安地骑车到家或到单位,总会有一种暗自庆幸的感觉——因为电瓶车的轮胎未被戳破。 据内行者介绍,下雨天非机动车轮胎被戳破的概率比其他天气要大得多。 笔者先前买新车时就问过车行老板:如若车辆在半道上发生故障,能否做到“随叫随到”?答曰:“没问题。”然而有一次我骑车在路上真的“抛锚”、打电话求救时,却被对方以“正忙着,走不开”为由婉拒了……
从2016年1月1日起,本市将不允许燃气助动车上路,这批人当中的大部分将更换成电瓶车,“一旦轮胎被戳破而一时找不到补胎摊点”的隐忧和尴尬怎样消除呢?笔者建议:第一,各区、街道能否与交管、物价部门及有关商家协商,适当提高修车价格,并集资,鼓励、增设一些较固定的修车摊点。第二,工商管理部门应加大对销售电瓶车商店管理、监督的力度,对已售的电瓶车做到“半道上发生故障必须及时上门维修”。第三,希望有关厂家研制成“过得硬”产品以消除骑电瓶车人的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