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上海的学校,硬件已经基本不是问题了,家长对学校的办学条件也不会有太大的意见和要求,校际间的办学经费也大体相当了,但真要给学区房降温,还是会遇到一些瓶颈问题的。”奉贤区明德外国语小学校长胡爱花说,学校所处区域间的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正在成为择校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在郊区尤为明显。有的学校处在生源家庭条件相对较差的区域,有的学校的生源家庭背景整体上要高出不少,这样,稍稍有点条件的家长,就会想办法把孩子从“较差”区域的学校转向“较好”区域的学校,通俗地说,乡镇的孩子喜欢往城区学校跑,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总有家长喜欢去花大价钱买优质学校旁的学区房了。
而在教育时评专家熊丙奇看来,推行多校划片入学,虽然可以缓解择校热,但如果学区之间以及划片学区内的学校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办学质量差异,那么,多校划片入学后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当学区内的学校办学质量差异很大时,学区内的择校必然暗流涌动。电脑摇号派位当然是一种分配名额的方式,但这种方式要做到公平、公正,首先必须确保所有学位都拿出来摇号,不能保留部分名额。其次,在电脑摇号时不能有暗箱操作,应当由纪委和监察部门以及家长共同监督摇号。”他说。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