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2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探路
已上路
朱光
  □ 朱光

  举办小剧场戏曲节的本意是为中国传统文化探寻新路。小剧场戏曲,能否激发中国戏曲的生命力?上海戏曲中心借鉴西方戏剧繁荣的原理来促进中国戏曲的新生,已属创新。我们已经上路,正在上下求索,期待着四面八方共助力,同探路。

  发端于20世纪初的小剧场戏剧运动,是对于僵化的大剧场戏剧的突破——此前,西方大剧场戏剧已经绵延了2000多年。小剧场戏剧的特质是反商业、重突破、可实验、求探索。物理空间变小、舞美手段简化,也使得实验门槛降低,更易激发在“空的空间”里的想象力。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等,就是小剧场实验的产物,如今已成为经典。中国的“小剧场运动”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起先旗帜鲜明,后来却仅成了“低成本戏剧”的代名词。

  戏曲是否能够适应小剧场?这或许是一个能够绵延数年甚至十数年的话题。小剧场就是实验场。小剧场戏曲节的举办,贵在为戏曲提供了一个实验的空间、创新的平台,让青年戏曲人得以抓住机遇、浮出水面。《夫的人》《十两金》等已受到海内外多个戏剧节的邀请——严格说来,在全球文化语境中,戏剧和戏曲没那么泾渭分明,都归属于“剧场艺术”。同样严格地说回来,戏曲是传统艺术的高度凝结,它已造就了我们今天的手眼身法步,我们绝不能忘了来处。

  因而,小剧场戏曲作为新生事物,应该得到呵护。而我们则应该一起启程、上路,既为戏曲找到新路,也为自己找到归属。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民生速递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互动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街拍/目击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6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8版:专版
给予新人新空间 赋予角儿新定义
为探路 已上路
各方声音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20为探路
已上路
2015-12-09 2 2015年12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