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时政·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中办国办印发框架意见完善审计制度~~~
中办国办印发框架意见完善审计制度~~~
中办国办印发框架意见完善审计制度~~~
中办国办印发框架意见完善审计制度~~~
中办国办印发框架意见完善审计制度~~~
     
2015年12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办国办印发框架意见完善审计制度
中央地方主要领导都是审计对象
  本报讯综合新华社消息:中办、国办近日印发《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对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作出部署安排。

  2020年总体目标

  框架意见及配套文件提出,完善审计制度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健全有利于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审计管理体制,建立具有审计职业特点的审计人员管理制度,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到2020年,基本形成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审计监督机制,更好地发挥审计在保障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动深化改革、促进依法治国、推进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框架意见及配套文件明确,完善审计制度的任务主要是实行审计全覆盖、强化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加强审计队伍思想和作风建设、建立健全履行法定审计职责保障机制、完善审计结果运用机制、加强对审计机关的监督。

  其中,重点任务有3项:一是实行审计全覆盖。通过加强审计资源统筹整合和创新审计技术方法,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二是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强化全国审计工作的统筹。三是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

  中央地方全覆盖

  审计署政策研究室主任郭彩云说,在审计实践中推进全覆盖需把握三个基本要求:

  ■党政同责、同责同审也就是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工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其主要领导干部,以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其主要领导干部都是审计监督对象,对审计发现的问题都要承担责任。

  ■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对依法属于审计监督范围的所有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部门和单位,以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要进行全面审计,实现审计全覆盖。

  ■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有成效地推进全覆盖首先是确定审计周期,在一定周期内有计划地推进全覆盖;其次是确定审计频次,对重点对象每年审计1次、其他对象1个周期内至少审计1次;再次是确定审计方式,灵活采取年度常规审计、专项审计、跟踪审计、联网审计等方式;第四是确定审计重点,对重点领域、重点问题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审深审透,不能所有领域、所有项目平均用力,确保审计效果。

  按照框架意见要求,2015年将在江苏、浙江、山东、广东、重庆、贵州、云南等7个省市进行改革试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民生速递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互动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街拍/目击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6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8版:专版
中央地方主要领导都是审计对象
司机借口多:送小孩 赶上班
CPI涨幅停留“1时代”
藤蔓见缝插针装点桥柱
广告
新民晚报时政·要闻A02中央地方主要领导都是审计对象 2015-12-09 2 2015年12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