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保留车辆实行标识化喷涂、加装卫星定位系统等手段,做到实时动态监管。除涉及国家安全、侦查办案等有保密要求的 特殊工作用车外,执法执勤用车应当喷涂明显标识,机要通信及应急公务用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也应作明显标识,接受社会监督。”
——如何防止出现“一边拿车补,一边用公车”?中央车改办负责人昨天明确表示,纪检监察机关会强化监督检查,及时受理群众举报,依法依纪严肃查处违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和公务用车管理的行为,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强调节支率的要求,就是为了避免这一改革性补贴福利化。”
——中央车改办负责人昨天透露,为避免地方车改补贴成为“新福利”,中央车改领导小组明确要求地方依据公务出行实际成本核定公务交通补贴,不允许完全按照上限制定标准。同时,省直机关和全省统算都必须达到7%以上的节支率,否则就必须降低补贴标准。
“公车私用主要是领导,车改后领导有车用或者补贴也够,基层公务人员不但补贴发得少,有时还得私车公用。”
——网友“山路十八弯”建议应把车改补贴向基层倾斜,方便工作,调动积极性。
“改革范围、补助标准不能一刀切,不能让公务人员怕贴钱‘不敢为’,有的为省钱‘不愿为’。”
——云南富源县纪委刘云超建议对一些国家级贫困地区,除了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外,还应允许其因地制宜出台相应的具体方案。
“比如农口的干部要常跑、常服务、常跟农民交流,现在乡镇合并后面积很大,总骑车不是办法,总开车代价太大!”
——南京市民陈刚认为,车改也要综合考虑到各行各业的差别化。
“说车照坐、拿补贴的人看来真是对政府的事了解太少,这次车改在‘八项规定’后实施,哪个傻瓜会因为车的问题犯错误?”
——网友“戎马沉浮”认为车改很可能是历年来纪律检查最严的一次。
本栏编辑 程绩 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