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爱飞翔2016开学典礼暨《我的诗篇》华东师大首映礼”,也是该片举行的第500场众筹场。待到第1000场之后,《我的诗篇》就能堂堂正正地走进真正的电影院了。
从去年9月份开始,《我的诗篇》开始举办“众筹场”,至今已经在全国发行了500场,都是靠观众自发组织的。导演吴飞跃清晰地记得,《我的诗篇》的第一场众筹始于去年9月,票价40元,放映场地是上海的博纳银兴影城。去年11月份,剧组从深圳开始做全国性的点映,收效不大。12月份,剧组尝试在全国范围内众筹,“我们通过新媒体的渠道找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如今有公司帮我们发拷贝,我们要做的就是联系众筹的发起人,给他物料,帮他建立起社群,协助他完成这场众筹。”
对于传统的商业发行来说,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一部影片利益最大化,才是最被认可和接受的推广模式——用1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去挨家挨户地推广发行一部影片,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传统发行模式并不适用于纪录片《我的诗篇》这样的小众影片,因为它的影迷分散,发行定位必须极其精准。
从今年5月份开始,“大象纪录”和北京永源公益基金会“爱飞翔-乡村教师培训”公益项目开始合作,在湖南、上海等地发起好几场众筹,单单湖南一地就组织了1200名乡村教师观看。
目前,《我的诗篇》已经收回了成本,宣发众筹始于“无成本压力”的基础上。并且,通过这样的模式建立了良好的口碑,“以后怎么走,我们还在摸索中。”吴飞跃说。
【相关链接】
《我的诗篇》拍摄了6位普通工人,同时也是优秀的诗人。他们以顽强的诗意对抗着人世间的磨难;他们充满艰辛,却又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
在深山的巷道里,爆破工陈年喜吼出:再低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在机械的流水线上,制衣女工邬霞发出温柔的呼喊:陌生的姑娘,我爱你;在几百米深漆黑的地心,挖煤工人老井期待听到“旷古的蛙鸣”……粗粝的生活质地和动人的诗歌品质,令这部电影既撼动灵魂,又启人深思。
再艰难的生活也会有丰美的心灵,再卑微的人生也有其高贵的一面。在一个娱乐为王的消费时代,《我的诗篇》将深刻的现实性与感人的诗意性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