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这个人,其实是许多内心孤寂期望在大自然离群索居获得精神慰藉者崇拜的偶像。
在中国古代,人们把梭罗这样的人称为隐士。梭罗与中国古代隐士最大的不同,是隐士们其实有世俗的一面,他们的目光始终还关注着社会,关注着世态,历史上政治人物、王侯将相问道隐士的不乏其人,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前就是躬耕于南阳的隐士,庞统也是。
梭罗则从一开始就压根儿远离社会,远离尘世,孤高自傲,蔑视世俗,连培养他的母校哈佛都不看重。中国古代隐士愤世嫉俗,正是因为他们心里有自己理想的世态,理想的社会,这是他们永远不会弃置的入世的一面。
梭罗倒是有一句话说得非常精辟:
“我们外出,却比待在自己的屋子里更为孤寂。”
人真正的孤寂是内心的孤寂。
旅行无法解决你内心的孤寂。
梭罗的离群索居,梭罗的瓦尔登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