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过境迁,3年前我也步入“三十而立”的年纪。因为工作繁忙的原因,“足球梦”已经渐渐离我远去,除了周末偶尔还能去球场一展拳脚以外,足球更多的时候成为了一种“信仰”而非“实践”。人生中总是充满遗憾,当学生时代有着大把充裕时间之时,我们苦于没有球场可以让我们释放激情,而当踏上社会之后,虽然有更多机会在设施完备的球场上与友人切磋球技,然而日趋庞大的躯体伴随而来的沉重脚步,也不断让我追忆学生时代的英姿飒爽。
是啊,小伙伴们,还记得年少时我们的足球梦么?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土著”,自打5岁起就在弄堂里和小伙伴们玩起了足球,7岁时有幸见证了“意大利之夏”的精彩,而小学时代的动画片《足球小将》又让我们那个年代每个男孩在心底怀揣着足球的梦想,而新民晚报杯足球赛就承载了我们那代人每年夏天的梦想,“世界杯很远,新民晚报杯很近”。
作为一个5岁就开始踢球的疯狂“小球迷”,我自踏入中学校门那刻起就无比盼望着中学时代第一个暑假的到来,因为在这个暑假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终于有机会在正规足球比赛中展现我们的风采。于是乎,在“学霸们”还在为期末考试磨拳擦掌的当口,我就已经对考试“无心恋战”,转而为班级球队张罗新民晚报杯的报名事宜了。在我的努力下,我们终于在报名截止日前的最后几天完成了报名手续,我人生中的第一次足球比赛终于就要拉开帷幕了。
当分组结果揭晓时,年仅12岁、平均身高仅1米55的我们得知在小组赛中将遭遇两支初三的“大哥哥”级球队,不少队员未免心里打鼓,而作为球队里的“第一壮汉”(1米68),我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为队员们打气的重任。而球队在赛场中的表现也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与两支初三球队的比赛1胜1负,而输球的那场比赛也是大部分时间处于领先,只是下半场体力不支才惜败而已,小组赛最后一场与预备班同龄人的比赛我们取得4比1的大胜,这份还算不错的成绩单让我们对来年参赛的成绩满怀憧憬。
回过头来看,我们球队在新民晚报杯的参赛成绩却称得上是“高开低走”。步入初一后,由于同学们身处重点中学,有着较重的课业压力,因此踢球的时间也是急剧萎缩,球队的参赛成绩始终止步不前。1998年,当初三毕业的我们终于完成了升学任务,再度向小组赛出线的目标发起冲刺时,却发现我们的球技已大不如前。而当年暑假火爆全中国的《灌篮高手》更是让不少小伙伴从足球场“跳槽”到了篮球场,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
去年接到组委会的邀请参加新民晚报杯30周年的开幕式,不禁潸然泪下。是的,虽然20年前的我们只是新民晚报杯上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但是那份对于青春的记忆和梦想,却永远尘封在了我们80后这代人的心中。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不凋零的花,陪我经过那风吹雨打……”
十日谈
我们的世界杯
足球点亮了梦想,明请看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