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斯特恩小提琴赛鼓励多元表达助力中国音乐走向世界
~~~斯特恩小提琴赛鼓励多元表达助力中国音乐走向世界
~~~斯特恩小提琴赛鼓励多元表达助力中国音乐走向世界
~~~斯特恩小提琴赛鼓励多元表达助力中国音乐走向世界
     
2016年08月2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18位选手拉出18个《梁祝》版本
斯特恩小提琴赛鼓励多元表达助力中国音乐走向世界
朱光
■ 参赛选手集体亮相 记者 郭新洋 摄
  本报讯 (首席记者 朱光)18位海内外选手昨今两天都汇聚在上交,以一曲中国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参与上海首届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大赛半决赛的竞争。奇怪的是,大赛主办方并不组织首次接触中国曲目的外国选手集体学习,反而规定所有中外评委必须观摩小提琴家俞丽拿主讲的3小时教学视频。昨天出现在现场的《梁祝》作曲之一何占豪被误认为是“评委”,可是他只是出于好奇前来旁观:“音乐贵在动情,而不是统一演奏技巧或标准。18位选手拉出18个版本的《梁祝》,并把这些独特的演奏带回各自的国家,才真正有利于中国音乐走向世界,且拥有多国版本的多元化表达。”

  大赛评委会主席之一、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的儿子大卫表示,起先,欧美主流乐坛的音乐元素来自欧洲古典音乐、非洲原始节奏、印第安土著乐风等。后来,音乐家也热衷发掘新品种,于是阿拉伯、印度等地的民族音乐也登上世界舞台,近来则将目光投向中国:“此次大赛的初衷,就是把中国曲目与西方奏鸣曲放在同一平台上打分,显示两者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主办方把《梁祝》列入必选曲目的初衷,就是让中国音乐走向世界。赛前,确实考虑过要对初次接触《梁祝》的西方选手进行“统一教学”——因为该曲目充满了不少传统戏曲音乐元素。其中,最能体现情感的滑音技法,根本不存在于古典音乐体系之中。但是,上交音乐总监余隆最终否决了这一设想,只是把俞丽拿的教学视频公布在官网上,让有兴趣的选手“自学”。此举目的在于,“使每一位演奏者都能通过二度创作,真正喜欢上这部中国曲目,并展现出个性化的精彩演绎。”

  主办方反而要求来自6个国家的13位评委一起观摩、学习教学视频。这是因为更全面地了解《梁祝》,有助于更公平地为选手打分。评委之一、美国小提琴家丹尼尔·海菲茨看后大为惊艳:“我从未看过如此饱含深情的演奏。我计划让所有海菲茨音乐学院的师生观摩,鼓励他们学习演奏《梁祝》。俞丽拿的演奏方式,让每一个音符都能讲述背后的故事,这就是我们要找寻的艺术家精神。”比赛组委会执行主任周平表示,比赛希望推动全球音乐人一起认识、了解中国文化并从各自的理解出发,演绎中国乐曲并呈现多元化的表达,让《梁祝》不仅有西崎崇子的日本版,今后也会有美国版、俄罗斯版、英国版等等……“这才是真正讲好、讲透中国故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楼市
   第B02版:楼市资讯/新民楼市
   第B03版:好吃周刊
   第B04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B0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B06版:美食地图·广告/好吃周刊
   第B07版:好吃周刊/美食专列·广告
   第B08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让18位选手拉出18个《梁祝》版本
中国故事跨越国界
儿童剧《彩虹》展现沪滇孩子友谊
音乐的最高境界是以情动人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8让18位选手拉出18个《梁祝》版本 2016-08-25 2 2016年08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