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沪上活跃着众多京剧票房,但在拥有上海市级京、昆、越、淮、沪、评弹、杂技等专业表演艺术院团的宣传系统下面,却没有一个业余的京剧票房。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2013年下半年“乡音书苑”的一次对话。有建议让上海的电台和电视台设一个自己的京剧票房,让更多的播音员、主持人、编导、记者能够有机会学戏、唱戏。只有自己懂戏,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京剧。
要成立票房,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起一个叫得响的名称。戏剧频道总监汪灏建议起名“麒麟”,其中既有纪念京剧大师周信芳的意思,麒麟图案又是“七彩戏剧”频道的标识,无意中又暗合麒麟京剧社在上海的宣传系统乃是凤毛麟角的意思。接着,我们确定了本台首批票房成员名单,聘请本市报社京剧票友作为特邀成员,聘请伴奏乐师。当年12月5日上海广播电视台二楼高朋满座,麒麟京剧社揭牌开锣仪式简单而隆重。那天,资深戏曲广播专家秦来来邀请北京京剧院梅派名家董圆圆亲临盛会,即兴祝贺演唱了《凤还巢》选段。
今年2月2日上海广播电视台举办“迎春汇展开幕式暨文艺汇演”,陆明和解平的《锁麟囊》、方舟和林颖的《霸王别姬》两段旦角彩唱效果靓丽惊艳,引得同台表演的合唱团的女队员们欣羡不已。戏曲频率主持人、擅唱言派的张源与电台新闻记者、男旦马尊伊分饰杨延辉、铁镜公主彩唱《四郎探母》选段,马尊伊的妻子特地与扮着铁镜公主的丈夫合了影,调侃老公的铁镜公主扮相比她这个当妻子的漂亮多了。
这虽然是麒麟京剧社的第一次彩唱,但并不是第一次公开亮相演唱。早在两年前,麒麟京剧社就与戏剧频道《百姓戏台》栏目共同发起了由上海市人大京剧社、上海政协之友京剧社、国际京剧票房和春秋京剧社一起参加的“国韵流芳——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生120周年暨上海五大京剧票房演唱交流会”。那次秦来来的马派《苏武牧羊》、陈卫伯的麒派《徐策跑城》、荆迪的张派《状元媒》等演唱录像在“七彩戏剧”频道播出后,受到众多好评。
麒麟京剧社能迅速成长,除了广播电视台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票房的帮助,不少上海和外地来的票友来票房进行过交流。特别是每逢演唱活动,桂俊杰都主动邀请“京剧方舟”的伙伴们前来加强文武场伴奏。
票房的环境熏陶使人陶醉,吸引力越来越大。从没学过京戏的新成员,硬是被“逼”成了京剧“发烧友”。如李詠椿、陈建平这样的票房中坚力量,谁能想到他们原先只听过现代戏,根本听不懂传统京剧,遇到唱京戏就绕道走。最典型的要数张小玲,她第一次上胡琴练唱时对着话筒就是唱不出声音来,经过一年来刻苦视听学唱,现在已经初步掌握了好几段传统戏唱段,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十日谈
京剧之家
海上亦社是沪上一家颇有影响和实力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