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9月1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一种旺盛的生命力
吴 霜
  吴 霜

  我非常佩服王渭大哥那种特别的生命态度,想知道他的那种生活动力是怎么产生的?他走路生风,虎虎生气,音若洪钟,中气十足,就好像一股活水的泉眼,终日里突突突冒个不停。

  大约五六年前,他通过其他朋友找到我,告诉我他们要组织一个文化艺术家的后代为主要成员的联谊会。每一年的下半年开始,他会挨个通知各位艺术家后代,其中大多数都已是年过半百甚至七八十岁的人了。他会先召开一个由几位骨干参加的准备会,策划第二年元宵节联谊活动的一切细节,之后第二年的元宵节前后,一定会有一个热闹非常、活动内容丰富的聚会。

  如今,王渭大哥已经七十六岁了,生命好像是倒着生长的。腰杆挺得比几年前似乎更直,讲话比先前越加的斩钉截铁,态度更是坦诚而愉悦,令人产生深度信任感,而最重要的是他的组织工作随之更加细密而有效了。

  他不仅组织了这个在文化圈中名声鹊起影响不小的联谊会,还组办了诗歌朗诵社、开文化讲堂,参加合唱团的排练演唱,更有甚者,最近他又在朗诵者们聚会的基础上组织起了一个新的合唱团,请了一位专业的指挥者以提高排练水平。

  微信被他充分利用了起来。他为合唱团建立了一个艺术团群,我是作为“艺术顾问”的身份被邀请进群的。几十人参与其中,每个人的语气都是兴奋而开心的。他们大都在中年上下的年龄段,不少人已经退休,但身体健康,精气神十足,他们大都是王渭大哥的诗歌朗诵团的成员,平日里经常练习朗诵并且在许多地方演出。我曾经被王渭大哥作为参演嘉宾请去演唱,每一次他都会贴心地给我电话告知:吴霜,我为你特别申请安排了演出的劳务费用,不多,可是我特别为你争取的哦。希望你不嫌少,一定来为我们的演出添点儿彩。

  不久前,我接到他发给我的微信,还有电话,请我去参加新的合唱团的成立大会。当时我想,哇,说干就干,真的把合唱团也弄成了?后来看到他在微信群里发的各类通知我看出了端倪,原来他是使用了一些“手段”的。首先他告诉大家,朗诵和歌唱并不分家,喜欢朗诵就应该学会唱歌,登台唱歌会大大提高大家的朗诵能力。另外,艺术团的朗诵者必须参与合唱团排练,不得用各种理由避开演唱的排练,这是纪律,除非有特殊原因不能来的,每个人都必须执行。

  大家都信他的,大家都听他的,于是大家也都按照规矩做了。第一次排练是在合唱团成立的当天,我去了。王渭大哥请来了一位从美国学成回来的专业歌唱家。那是在西城区的一个文化馆内,这个免费排练厅也是王渭大哥通过关系联系到的。排练场地很理想,有舞台,有钢琴,有观众席。我坐在台下观众席里,看着新指挥一个个的把团员请到台上去试声以确定声部。王渭大哥坐在我旁边,轻声得意地对我说,这是他在观看欧美同学会合唱团排练时力请过来的指挥,“我跟他商量,给他的排练费用不高,但是我的态度诚恳打动了他,他同意了。”是啊,大哥,我也一样,你的诚恳态度同样打动了我,因此每一次只要是你出面,只要时间允许,我一定出席你组织的每一项活动。

  没看完他们的排练,我离开了那个小剧场。一边沿着弯弯曲曲的路径向外走,眼前一直闪现着王渭大哥的身影:一位举动轻盈、面色红润、声若洪钟、毫无老者之态的老者,带领着一群同样态度积极欢声笑语的业余朗诵和歌唱者们,行走奔忙在大小排练场和剧场的前后台,态度比之专业团体丝毫不差。这是什么状态?

  一种无可比拟的旺盛生命力扑面而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新闻
   第A1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连载
   第A15版:阅读
   第A16版:家装专版
   第B01版:新民法谭
   第B02版:新民法谭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家装之窗
自信地生活
有一种旺盛的生命力
小钉和瓦碟
小狗贝妮
香港最后的城中村
室内系列 (中国画)
新民晚报夜光杯A12有一种旺盛的生命力 2016-09-16 2 2016年09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