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成功,也离不开对数据的分析,巴菲特的功课主要是读报表以及一系列经济数据,他在2002年—2003年买入中国石油H股的时候,没有去中国石油调研过,更没有中国石油的小道消息,就是读了中国石油的年报后作出的决策。当然,还有其他数据的分析,比如石油价格的历史走势,中国石油在市场上的份额以及和埃克森美孚的比较,他的结论是中国石油合理市值应该是1000亿美元,而当时只有350亿美元,所以,巴菲特实际上是在石油价格最低的时候买入1只股价又被低估的股票。这种建立在客观数据分析上的投资怎么可能失败?除了输时间,绝不会输金钱。
很遗憾,我们这里一些搞分析研究的,只发表一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观点,缺乏以数据分析作为依据,这种观点往往经不起推敲,预测也可能大相径庭而误导别人。
笔者这几年读了很多数据以及报表,觉得数据并不枯燥,其中有很多乐趣,因为数据中可以发现很多有意思的现象,既有利于判断,也有利于预测。读数据,要进行历史分析,比如,笔者认为这一周里最有意思的一个数据是PPI,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9月份PPI同比上涨0.1%,光看这个数据看不出什么名堂,但是,看连续5年的数据则意义重大,别小看这个0.1%,这是自2012年3月以来PPI首次由负转正,结束了同比连续54个月下降的态势。
PPI负增长就是企业出厂价格不断下降,带来的是利润下降甚至亏损,连续4年半的负增长可以想象企业是多么痛苦。30多年来PPI并非第一次负增长,1998年、2001年、2008年都出现过,但从来没有4年半那么长的时间,说明这次调整时间的确非常长。而现在结束了这么长时间的负增长,说明工业通缩状态基本结束,经济企稳迹象更加明显。PPI由负转正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变化,因为工业生产领域价格长期化的收缩趋势,对企业生产、利润和投资等均造成了不利影响。现在回到正增长,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负债状况,增强企业预期和市场信心。 首席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