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理念分享/金融城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苏黎世投机定律(七)
陈晓钟
  一个人有了工作,有了财务来源,有了经济积累,就必须为了今后更好的生活尽早作出最适当的有效安排,谋求打好自身完善和无后顾之忧的扎实基础,并兼顾到个人的生活需要和未来规划。 

  如果您将资金买入一些投资项目,比如股票投资。当您的买入之股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箱体内窄幅震荡,况且您完全以投资的操作思路进行,高了也不抛,低了也不买,这样一年下来,终点仍然回到起点,看似一年之内投资不赚不亏,但由于我们所投资的资金呆呆地在股市中等足了一年而毫无建树。相反,如果您将同样多的资金投资到房产、文物和红木等增值投资品中,可能这一年已经赚大钱啦。甚至哪怕存入银行,也肯定有利息收入,总比投资股票不赚钱强。尽管股票没有输钱,并不代表您“打和”了,而是您已经损失了在其它方面赚钱的机会,这是一种代价,这种代价就叫做“机会成本”。当然,投资者花费了机会成本的代价,目的是祈求股票一路上涨,寄希望于股票翻倍,获得超过投资其它可能增值品种的利润,毕竟一年之内要轻易翻倍的投资品种还是比较少的,可以说,投资者每一个经济上的决定,都要付出机会成本的。

  苏黎世定律之六告诉我们:每一次投资的决定都会付出代价,最佳的选择方案是用最少的机会成本博取最大的利润,并且在同样和相近的利润水平上,我们必须选取最小的风险成本和时间成本,这就是苏黎世定律之六的精髓。

  我们常常看到许多投资者盲目买入股票,一旦套牢就以长线投资自慰,甚至被套几年乃至长达十几年,完全忽视了机会成本的概念。更有甚者在短线套牢后,不断补仓以期降低成本,然而事情常常适得其反,经过连续不断补仓后,投资者资金已经用完,但是盲目补仓的弱势股经常是捧不起的“刘阿斗”,因为它们不是市场短期主流热点的强势股,造成下跌有份、上涨无缘的投资悲剧,投资者短线炒作演变为不能赚钱的长线投资,且大大地损失了买入强势股的机会成本和再度获利的时间成本,真的是桩赔钱的买卖。

  如果投资一项赔钱的投资项目,而在同一时间,其他投资项目净收益飙升,那么我们的损失就不单只限于账面损失,而是更损失了许多许多赚钱的机会。即使我们投资的项目赚钱了,但考虑到在众多投资项目中是获利较少的,我们也不算真赚,因为没有把握好别的更赚钱的机会。当然,一项投资在决定时是很难看到最终结局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投资每项项目前认真谨慎,竭智尽力,时刻牢记苏黎世定律之六,争取最大程度的获利是必要的。(待续)陈晓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话题/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阅读/连载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5版:家装专版
   第B06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6版:专版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B股的出路事在人为
失败的要约收购 成功的股权转让
上兵伐谋
跳水股中好捡漏
四季度投资以稳为主
苏黎世投机定律(七)
新民晚报理念分享/金融城B04苏黎世投机定律(七) 2016-10-22 2 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