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我国年均新增阿尔兹海默症约30万例,养老机构却无法接纳~~~
我国年均新增阿尔兹海默症约30万例,养老机构却无法接纳~~~
我国年均新增阿尔兹海默症约30万例,养老机构却无法接纳~~~
我国年均新增阿尔兹海默症约30万例,养老机构却无法接纳~~~
我国年均新增阿尔兹海默症约30万例,养老机构却无法接纳~~~
我国年均新增阿尔兹海默症约30万例,养老机构却无法接纳~~~
我国年均新增阿尔兹海默症约30万例,养老机构却无法接纳~~~
     
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年均新增阿尔兹海默症约30万例,养老机构却无法接纳
失智老人不“失爱”困境待破
王蔚
  首席记者 王蔚

  国家民政部近日在其官网发布的《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每年全国走失老人约有50万人,平均每天约1370名老人走失,精神疾病和老年痴呆是走失的主要原因。就在几天前,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养老事业研究中心推出了《中国城市养老:阳光下的生命与心灵》报告,披露的失智养老问题同样触目惊心。共识的问题是,让失智老人不“失爱”,理应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职责。

  失智并非正常老化

  据华东师大的报告称,截至2015年,世界上有超过4680万人患有阿尔兹海默症,2050年将达到13150万人,基本上每20年翻一倍。在中国,大约有近1000万失智老人,平均每年有30万新发病例。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等特征。

  国庆节刚过,长宁区江苏路街道颐家社区老年人医养结合护理站启用,就开在长宁路491弄里。住在17号楼的81岁阿婆冯宝珍说,护理站开到了居民家门口,与老年人完全是“零距离”。她所在的楼里居民以老年人为主,还有几位失智失能,需要家人全天候形影不离地看护。“看到那些失智老人,想想也十分可怜,一般的养老院几乎不收他们。”

  “每名失智老人的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和一个不堪重负的家庭。失智老人常常走失后不记得回家的路,严重者甚至忘记亲人。对于失智老人,需要更多的关爱和耐心来陪伴他们的老年生活。”华东师大养老事业研究中心主任林拓教授举例说,有位70多岁的老奶奶,每天傍晚时分开始变得躁动不安,总想跑出去,问她为什么要出去,也答非所问,弄得看护她的家人不知所措。林教授给失智老人的“定义”是仿佛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像是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失智症是一种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这一点尤其要明确。失智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痴呆症,但‘痴呆’两字对患者及其家属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还有辱骂人的意味,因此,多数发达国家早就以失智症的提法取代痴呆症。”他说。

  照护成本高风险大

  江苏路街道新建的颐家社区老年人医养结合护理站,就是想给老人们提供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慰藉和生活照料的“一站式”服务。而这些服务对失智失能老人来说又是亟盼的。护理站负责人蒋燕表示,如果开在居民家门口的社区护理站不伸把手,不多给点专业的护理指导,那些失智老人真的就很可能面临更艰难的处境。“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失智老人基本上只能靠居家看护,靠社区护理站上门提供些帮助,养老机构基本上不接收他们。”蒋燕说,而照护失智老人成本高、风险大。

  华东师大养老研究中心研究员庄汝龙说,他们团队在调研后发现,很多养老机构和日托中心一是嫌失智老人太麻烦,照护困难、病情和症状千变万化,在缺乏相关政策支持和行业标准规范的情况下,很容易引发各类安全问题,权责无法厘清,以“惹不起还躲不起”的态度拒绝接收失智老人;二是一旦发生走失等不可预料的情况,会对养老机构运营产生极大影响。现实情况是目前大部分养老机构对于失智老人仍无法提供相应的照护服务,甚至连基本的看护都无法保证。

  “我们还惊讶地发现,失智老人的家属和照护人员都承担着巨大的身心压力。”庄汝龙说,照护失智老人是一个充满挑战和艰辛的工作,一旦家中有失智症患者,在缺乏专业护理的情况下就是一场灾难;另一方面,眼睁睁地看着患者病情逐步恶化,各类药物毫无作用,心中的痛苦和绝望也会给照护者带来极大的压力和情绪困扰。上海市第三福利院曾对61名工作在一线的失智症患者护理员进行调查,发现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问题,其中中度占31%,重度占46%,失智症患者照料者的心理压力明显高于非失智症患者照料者。

  亟待搭建政策框架

  相对来说,令失智老人家属最痛苦的,就是他们很难提供专业的照护。作为长宁区第一个在社区里成立的老年人医养结合护理站,而且还可以刷医保卡,满足老年人应付一般的小毛小病还算得心应手,但真要承担起对失智失能老人的康复指导和服务就显得捉襟见肘。蒋燕说:“照护失智老人的服务成本会很高,有时‘1对1’还不一定能完全盯得住神智不清的老人。还有就是接送问题,需要家人全程陪同到护理站来做康复,因此对失智老人的照护,医疗机构送医上门只是辅助,家庭的全职、全心照料往往才是最重要的。当然,如果能获得一些政府财力的支撑,给失智老人就医、康复、照护适当的补助,对他们的家庭来说就会是件幸事。”

  在林拓教授看来,失智养老问题的解决必须立足我国的国情。一是专门制定失智养老长期服务发展规划及政策框架,补充完善失智养老服务的基础通用标准、照护标准、管理标准以及保障标准。二是建立或拓展专门的失智养老护理院,在相关政策指引下,在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专门的失智养老护理区,使其具备医疗保健、疾病防治、生活照料、文化娱乐、临终关怀等多种功能。三是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失智养老服务机构,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以解决失智养老服务设施不足、服务条件落后等问题。四是提升失智养老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亟需建立专门的失智养老服务人员从业及培训制度,政府与社会组织以及养老机构应联合推行失智养老岗前培训和资质认证;对已经在岗的服务人员,还应开展不同等级的失智养老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照护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话题/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阅读/连载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5版:家装专版
   第B06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6版:专版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失智老人不“失爱”困境待破
上海市委召开调研协商座谈会
候选家庭公示
纪念长征民间藏品展
研讨城管执法新问题
上海举行“百名将军颂长征”活动
虹口区以红色家训激励青年人
新民晚报要闻A02失智老人不“失爱”困境待破 2016-10-22 2 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