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成立网络安全审查委员会,负责审议网络安全审查的重要政策,协调网络安全审查相关重要问题。关系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信息系统使用的重要网络产品和服务,应当经过网络安全审查。党政部门及重点行业优先采购通过审查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不得采购审查未通过的网络产品和服务。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的网络产品和服务,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经过网络安全审查。”
——《网络产品和服务安全审查办法(征求意见稿)》
“网络安全审查委员会聘请相关专家组成网络安全审查专家委员会,对网络产品和服务的安全风险及其提供者的安全可信状况进行综合评估。”
——国家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一些发达国家,这种做法较为普遍,网络安全审查是事中、事后监管,要有实验室检测、现场检查、在线监测、背景调查等,正是借鉴了这一经验,跨部门网络安全审查委员会应运而生。网络安全审查针对的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使用的是涉及国家产品安全的产品和服务,这个可能涉及很多不同的行业,比如党政机关等,涉及领域较广。因此,需要一个跨部门委员会在日常工作中起协调和统筹作用。”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
“基于维护自身安全和社会稳定,针对信息技术产品及其供应商采取不同形式的网络安全审查,美国早有先例。2012年,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就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企业进行知识产权、窃取商业机密调查。此外,为应对日益广泛的云计算,美国政府还针对云计算服务提供者进行安全审查,并明确规定联邦政府部门只能选择通过审查的云计算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而且,可以说为中国敲响了信息安全警钟的,是美国前中央情报局职员斯诺登的泄密事件。”
——中国网络空间战略研究所所长秦安
“从国家层面来说,国家行使网络安全审查的权力必须集中,这是为什么要网信办牵头的原因。网信办本身是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常设办公室,承担了政府的这部分职能,权力集中在这一边,但具体在做工作时,涉及到技术、标准和具体执行方式,涉及到在一定条件下公开、公正和透明的问题。在执行时,涉及到很强的技术水平,所以要强调第三方审核。”
——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沈逸
“当前,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继海、陆、空、天之后的第五空间,成为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关键网络基础设施已成为网络攻击的主要目标,并可能引发极为严重的灾难性后果。因此,立足国家安全,适时推行网络安全审查制度早已是箭在弦上之事,对于保障国家安全显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解放军报
本栏编辑 程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