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国际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中美等多国科学家认为:绝对禁止不如严格监管~~~
中美等多国科学家认为:绝对禁止不如严格监管~~~
中美等多国科学家认为:绝对禁止不如严格监管~~~
中美等多国科学家认为:绝对禁止不如严格监管~~~
中美等多国科学家认为:绝对禁止不如严格监管~~~
     
2017年02月1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美等多国科学家认为:绝对禁止不如严格监管
“基因剪刀”须有条件用于疾病防治
  新华社洛杉矶2月14日电 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国家医学科学院14日发布报告称,基因编辑技术目前尚未成熟,但未来在有条件时,可根据相关原则应用于特定情况下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在这份名为《人类基因编辑——科学、伦理和监管》的报告中,美、中等多国科学家指出,绝对禁止基因编辑技术不是解决方案,但应严格限制其使用范围。

  报告建议,目前不应将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除预防和治疗疾病以外的其他领域,强调公众参与和监督。在最受关注的用于治疗或预防生殖细胞疾病的生殖(可遗传)基因编辑方面,科学家提出的准则包括:基因编辑技术应只能在没有其他“合理替代方案”时应用于一些严重可遗传疾病的治疗;在有可能导致其他严重疾病风险时应严格限制使用这种技术;由于基因编辑技术可能会对数代人造成长期影响,应该开展长期随访研究等。

  基因编辑技术也被称为“基因剪刀”。在脱氧核糖核酸(DNA)链条上,一个具有某种功能的片段就是基因。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像人们编辑文字那样修改DNA链编码。操纵基因即可控制生物性状,“基因剪刀”可能带来深远影响。理论上,基因编辑可改变特定的遗传性状,因而可用来“改造”胎儿,让其不再携带家族遗传的缺陷基因或致病基因,但同时也引发对“定制婴儿”等伦理问题的担忧。

  由于基因编辑技术尚未成熟,一些人担心,基因编辑过程中一旦出现微小错误,将可能在人类基因库中留下长久后果,因而对这项技术充满恐惧。另一些人则担心在社会层面引发问题,比如可能对优生造成影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第B01版:新民楼市
   第B02版:楼市资讯/新民楼市
   第B03版:好吃周刊
   第B04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基因剪刀”须有条件用于疾病防治
印度雾霾严重 每年“夺命”百万
印度发射“1箭104星”创纪录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国际新闻A15“基因剪刀”须有条件用于疾病防治 2017-02-16 2 2017年02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