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上海已有4年,作为国际体育仲裁院(CAS)在亚洲的唯一窗口,CAS上海听证中心正进一步发挥体育仲裁的平台作用。上海听证中心理事长、上海市体育局巡视员陈一平介绍,成立至今,上海听证中心已承接5例案件,均为足球项目。其中,三起为外籍足球运动员与中国足球俱乐部的合同纠纷案件,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孔卡与广州恒大合同纠纷案件。
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独立的体育仲裁机构,体育仲裁制度也不够完善。1995年通过的《体育法》第33条规定,在竞技体育活动中发生纠纷,由体育仲裁机构负责调解、仲裁。但至今20多年过去了,这一“体育仲裁机构”还是没有出现。运动员或体育单位之间如果出现纠纷,一般只能交由相关项目的主管单位内部解决。上海听证中心主任马春馥介绍:“了解世界体育仲裁的理念、做法,学习和比对当今世界使用的法律,上海听证中心的一个个案例,应该可以作为非常好的参照依据。”
在上海听证中心听证的案件中,孔卡状告广州恒大俱乐部的案件就曾引发各方关注。国际体育仲裁院仲裁员吴炜认为,这样的案件具有典型意义,“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援进入中国,这样的案件会越来越多,这也要求我们的俱乐部的法律意识需要跟上国际的步伐。”
在陈一平看来,在国际体育仲裁快速发展,国内体育纠纷解决尚无实质性突破的背景下,上海听证中心未来可发挥更大作用。“通过听证中心这个平台汇聚来自国际、国内体育组织、法律机构、仲裁机构、高校的专家和权威人士进行研究、探讨和交流,着力将上海听证中心打造成为国际体育仲裁院‘办事处’、国内体育纠纷解决‘服务商’和体育法律专业人才‘汇聚地’,为CAS和国内体育纠纷的解决,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而在吴炜看来,完全可以将上海听证中心作为基地,整合全国资源,尽快成立自己的体育仲裁法庭,“中国体育正处在改革当口,法治建设是其中重要一项。保证体育纠纷公正、独立处理,需尽快成立第三方仲裁机构。” 本报记者 厉苒苒
【相关链接】
国际体育仲裁法院(Court of Arbitration for Sports,简称CAS)是判决涉及体育项目争议的一个国际仲裁机构,成立于1984年,由萨马兰奇提议设立,是国际体育界最权威的解决争端的机构。CAS上海听证中心于2012年11月12日正式成立,落户浦东源深体育中心,成为CAS在全球范围内的第一个听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