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儿中心再创国内最小年龄先心病患儿手术纪录
~~~儿中心再创国内最小年龄先心病患儿手术纪录
~~~儿中心再创国内最小年龄先心病患儿手术纪录
~~~儿中心再创国内最小年龄先心病患儿手术纪录
~~~儿中心再创国内最小年龄先心病患儿手术纪录
~~~儿中心再创国内最小年龄先心病患儿手术纪录
     
2017年02月1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宝宝刚出娘胎
开胸矫正心脏
儿中心再创国内最小年龄先心病患儿手术纪录
施捷
  本报讯 (首席记者  施捷)患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吉(化名),在出生仅2小时就被打开胸腔。2小时手术之后,这名幸运的男宝宝成功实现了生命大逆转,回到了父母身边。这是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又一次突破心脏手术年龄极限。在继2005年为“出生后6小时”复杂性先天性心病患儿实施手术之后,此番他们再度刷新了“国内最小年龄”纪录。

  胎儿发现有心脏病

  39岁的陈菊(化名)来自于浙江,在孕28周时在当地一三甲医院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患有“部分性房室间隔缺损”,这是一种相对较轻的心脏畸形,但也需要生后的手术治疗。高龄妊娠的陈菊夫妇慕名来到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在全国著名先心病诊治专家郑景浩教授门诊外寻求帮助。然而,病情原比最初的诊断更为严重。

  郑景浩教授认真倾听着陈菊夫妻的诉求。为了给宝宝的心脏病做最准确的诊断和分型,郑教授首先推荐了著名的心脏超声专家张玉奇教授为陈菊做了复诊。结果让两位专家也吃惊了:外院的诊断有误,胎儿患的是另一种更严重的复杂心脏病——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也就是说,当这个患儿出生断脐之后,他吸进去的氧气经血液氧合后会立马全部回流到右心房,只有很少部分的氧合血通过心脏运输到他身体的各个部位。因为患儿处于严重缺氧状态,患儿可能在出生后很短的时间内就面临死亡。

  分娩之后立即转院

  孩子必须救!还必须在出生后极短的时间内立刻通过手术救!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两位教授建议陈菊夫妇分娩时选择在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一墙之隔的仁济医院,分娩后立即转入儿医中心救治。

  上月初,孕38周的陈菊在仁济医院接受了剖宫产。下午2时孩子出生后即呈面色明显青紫,血氧饱和度仅65%左右。抢救绿色通道打开,与死神的较量开始了!3时30分,孩子迅速被转入儿童医学中心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快速床边心脏超声再次确诊:梗阻性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心内型),同时进行迅速的术前准备,郑景浩教授,祝忠群主任等组成的手术团队早已严阵以待。

  2小时就完成手术

  下午4时,患儿即被推进手术室。面对刚刚出生婴儿极其“袖珍”的小心脏,在体外循环灌注师的保驾护航下,手术团队动作迅速,有条不紊,手术仅用了2个小时。待手术顺利结束之时,孩子原本畸形的心脏得到完全根治性的“矫正”,各项生命监测指标正常。来自稚嫩的肺部的氧合血,终于可以源源不断、有力地泵出心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第B01版:新民楼市
   第B02版:楼市资讯/新民楼市
   第B03版:好吃周刊
   第B04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注射纳米耗氧剂“饿死”癌细胞
宝宝刚出娘胎 开胸矫正心脏
打造社区“一米菜园”
篮球迷“撞掉”视网膜
第二届“上海市仁心医师奖”评选启动
100分钟心肺复苏术救回心梗病人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6宝宝刚出娘胎
开胸矫正心脏
2017-02-16 2 2017年02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