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业首日,梦花街馄饨店免费送出100碗,一大早,已有上百位市民在排队。首碗馄饨热腾腾上桌,幸运顾客徐玲宝开心地说:“还是以前的味道!”她说自己8时许就出门了,和姐妹们相约来捧场围观。排队的大多是以前的老邻居,从小吃到大的馄饨被他们形容为“小馄饨像小肉圆,大馄饨像大肉圆,就是老上海的味道”。对于一年多前的关停,许多人都颇为惋惜。
梦花街新店大约70平方米,最多能容纳18位顾客,早已不复之前弄堂馄饨店黑暗潮湿的模样。店堂显眼处,挂着崭新的营业执照。老板表示,虽然换了新店,成本上升,但短时间内馄饨价格不变,小馄饨7元,大馄饨15元。
梦花街馄饨店由宋根兴一家开创于梦花街19号的老城厢内,因其馄饨个大量足、味道鲜美,23年来名号传遍上海,被称为“一家店养活三户困难家庭”。2015年8月,经《梦想改造家》帮助,三层共24平方米的弄堂小店,被改造为商住两用店铺。随后馄饨店爆红,成了市民乃至外地游客慕名前来的“景点”。不过,这也给周边邻居带来不便,并被曝出这家开了20年的馄饨店,一直没有营业执照和食品卫生许可证,因此被相关部门关停。此后,因店铺租金昂贵等问题,馄饨店一直未能复业。
去年11月,梦花街馄饨和阿大葱油饼两家小店的遭遇,被李克强总理在上海深化“放管服”改革座谈会上提到,引发关注。为协助梦花街馄饨早日实现合法、合规经营,去年底,在区市场监管局的协调下,宋家在梦花街附近找到了合规的新店面。同时,和“饿了么”签署合作协议,由“饿了么”承担店面装修及新店的部分房租。由此,这碗承载了老上海美食记忆的馄饨,终于有了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