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2月2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业对上海为何那么重要?
程绩
■ 在上海郊区当家庭农场主,可以白天开农机收割水稻,晚上回到城市享受舒适生活,“城”与“乡”不再对立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 犹如画卷的金山区中洪村生态休闲园 本报记者 郭新洋 摄
  “水稻田,就是一大片季节性湿地,可以调节生态,是大城市里有生命的基础设施……现在郊区的稻田、菜地、果林、鱼塘等,已不仅仅是一片片农业生产基地,还是城市生态‘绿肺’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对上海为何那么重要?一位市郊农业专家这样回答记者的问题。

  “小农业”做出“大文章”,动力在于改革和创新:松江区主推的家庭农场成为推广全国的“上海经验”,有限的耕地经过有效整合,精耕细作高产高效。在上海郊区当家庭农场主,可以白天在田里开农机收割水稻,晚上则回到城市里的住所舒适生活,“城”与“乡”不再对立。

  上海都市农业还积极推进产业融合,推动农业“接二连三”作用,沪郊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游已成为沪上短途游的一个主打品牌。据上海市农委的数据,这一特色旅游市场年接待游客规模已近2000万人次。

  现在,金山区、崇明区又成功申报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金山区确定试点类型为产城融合型,重点围绕形成一批休闲旅游、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专业特色小城镇的目标,聚焦休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崇明区确定试点类型为功能拓展型,将重点发展农业与旅游业、文化创意农业、能源工业相结合衍生出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创意农业等新型业态项目发展。

  不管是在功能上,还是形态上,上海农业都不再是孤立的,而是大都市有机组成部分。

  围绕上海这个大市场,立足自身优势,即使只有1%,依然可以“精彩无限”。     程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阅读/连载
   第A28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1%体量小农业做出五彩大文章
农业对上海为何那么重要?
新民晚报要闻A04农业对上海为何那么重要? 2017-02-21 2 2017年02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