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男人,身高七尺。打球时,凭一己之力擎起中国篮球在世界的全部。归来后,又成了风生水起的姚老板。他的心思,是活的。篮球是他的皈依,但篮球的定义绝非仅仅在篮球场上发生的一切。他牵头18家俱乐部投资人筹备成立中职联篮球公司。他想做的,更多。
看上去一切似乎水到渠成,舍他其谁?姚明不仅担任过多种篮球角色,也熟悉国内外的篮球文化。从球员到管理者,姚明也从未离开过中国篮球。加上有口皆碑的“高情商”“高智商”,姚明的个人形象和品牌已在国内有了极高的威望。从国际视野来看,姚明是中国篮球的“名片”:2016年,姚明入选美国奈史密斯NBA名人堂,成为历史上首位进入名人堂的中国人。
但,这其实更是时势造英雄。姚主席上位,释放出中国体育深化改革的积极信号。 打破藩篱、不拘一格降人才正成为体育行业领袖选拔的新趋势。风口变了,思路变了。于是,路更宽了,局更活了。姚明的“晋升”,已经超越了退役运动员“当官”的表层,它体现了“让专业人做专业事”的新内核。国际体育组织中,类似的例子还不少,巴赫、罗格、塞巴斯蒂安·科都在后竞技生涯中展现了强有力的“政治”能力。
中国体育革新驶入快车道,这其实只是中国新气象某一层面的写照。那些体制内外的“隐形高墙”被打破,格局豁然开朗。与当年的状元秀、后来的姚老板一样,姚明又一次因为中国社会的进取与创新,成为弄潮儿,成为先锋者。姚主席在新一届中国篮协中发挥作用,将带来积极的示范效应:有见地、有思想、有影响力,就可到更宽阔的天地中去施展才华。姚主席或许是名声在外的第一人,但肯定不是最后一个。
这一次,中国篮协真的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这“巨人”,是姚明,更是时代风尚。 华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