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低价手机模式走红多年之后,这是国产手机的第一次集体涨价。那么涨价原因是什么?涨价趋势是否会持续下去?市场格局又会如何走向?
“2017年手机行业的主旋律是‘涨价’。”
——一加CEO刘作虎
“在2017年整个智能手机行业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上游的原材料,比如芯片、屏、内存等等,包括照相摄像头这些关键核心器件的涨价,包括它的资源的紧缺。”
——OPPO副总裁吴强
“如果以全年计算,DRAM(内存)价格涨幅约20%-30%,Flash(闪存)的价格涨幅约30%-40%。”
——赛迪顾问集成电路产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刘堃
“一是从全球市场看,从2016年起一些原材料开始涨价,人力成本、电力成本、运输成本都在增加,基本成本支出增加;第二,汇率变化对手机成本也构成极大压力,很多元器件的采购都以美元计。”
——北京晨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此轮涨价主要有两大原因。
“存储器的市场垄断程度有点高。而且,在Note7上吃了瘪的三星、被核电业务拖累的东芝、全靠存储业务支撑的SK海力士等,都有从存储器业务上获取超额收益的需求,不排除一定程度上的默契涨价。”
——赛迪顾问集成电路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韩晓敏
“供应链的供不应求,应该会持续一整年。这两类产品的产能扩充都没有那么快,需要做好长期准备。而且,垄断者已经比较有默契了,所以涨价比较容易。甚至,断供还有可能会影响产品上市时间。”
——一位国产手机高层人士表示。
“在涨价前的确有些顾虑,但是用户需求在提升,对高配置的千元机需求旺盛。这也是我们敢逆市提价的底气。”
——一位手机公司高管说。
“100元的涨幅还是蛮大的。毕竟低端机的纯利润能做到3%到5%就不错了。而涨价的结果还是要看消费者是否买单。”
——IHS Technology中国研究总监王阳
“各大厂商必须在技术创新、渠道铺设、海外推广等方面多管齐下,才有可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不被洗牌。”
——业内专家认为。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单纯的价格战未来很难在这个惨烈的市场上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Counterpoint研究总监闫占孟表示。此次受元器件成本上涨影响最大的,首当其冲就是主打性价比的“互联网手机”,这也暴露了互联网手机微薄的利润。
“今年的手机竞争从单纯的资本战、营销战向资本密集型、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市场密集型转移。手机商间的竞争也不再是单一的产品、单一的价位段或者单一的市场,而是一个全产业链、全球市场、全用户和全体验的竞争。”
——中兴通讯终端总监吕钱浩
本栏编辑 黄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