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的太太也是沪上一家知名基金公司的高管。夫妻俩对投资都颇有研究。
金钱就是一股能量,和世间其他的能量并无区别。300亿资金,是一股超级强大的能量。和如此强大的力量发生链接、共处是什么感觉?
王先生觉得第一个感觉就是所有决定要慎重。300亿,毛估估涉及到50-60万人,那就是50-60万个家庭。每个决定都会对别人的家庭财产产生影响。所以要尽量避免基金业绩的大起大落,平稳是第一位的。大多数情况,一个基金经理的业绩波动过大,就是因为他集中持股了。如果仓位集中在几个股票上,只要有一个重仓股表现不好,业绩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大家一查你的持仓,看到你的重仓股在跌,其他股票也会受到牵连。然后就悲剧了。
资金规模大,做什么都要提前。2007年的时候,市场走到5500点。王先生考虑先出来了。因为规模大,进出麻烦,一定要趁着市场还热的时候先把仓位减下来。不然,等市场冷却下来,就走不掉了。
等市场真的冷了,或者是金融危机的时候,再多的资金其实也没什么办法。只能看着跌。就像海啸、雪崩、泥石流一样,所有人都无计可施无可奈何。只有等待这股力量自己过去。
现在,王先生离开了公募基金,自己做私募。5-6个亿的规模。在这个圈子里,王先生经历、目睹了这些,越发坚定了自己的投资理念:平稳就是最好的,富贵稳中求。他的投资策略都围绕避免业绩大起大落。
按规定,一个基金持有一只股票的比例不得高于总盘子的10%。即便再看好一家上市公司,也不能重仓持股。王先生觉得10%还是高了点。他一般买到4%就不买了。这样持股更分散,相对也更稳定。不容易受单个股票影响。
他通常以行业来配置选股,而不是以个股。这样也是为了避免过于依赖几个个股。视野也更广阔一些。在具体操作上,遵循量化选股模型动态调整。总之他的投资策略和操作方法,基本上每一条都是规避人的本能反应,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基金的影响。真的操作时,完全要做到还是很难的。毕竟我们本来就是人呀。
2017年,王先生对市场还是看好的。他认为,稳中有升。全年在3000点到3500点之间。五六月到3500点,下来到3000点附近然后再翘上去。
王先生相信周易、八卦。这是我们老祖宗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东西。就像日出日落、春去冬来、天晴天雨一样,万事万物自有其运行规律和变化节奏。股市的涨跌也是遵循自然规律的。按老天的规律、节气行事,是不会错的。
做过那么大的资金,王先生深知人力的有限,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尽可能规避风险。真要有大的行情、大的收益,还是老天说了算。
能做的,就是顺应。
金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