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古代科举榜流传网络,专家建议多谈终身学习,看淡一时得失
~~~古代科举榜流传网络,专家建议多谈终身学习,看淡一时得失
~~~古代科举榜流传网络,专家建议多谈终身学习,看淡一时得失
~~~古代科举榜流传网络,专家建议多谈终身学习,看淡一时得失
~~~古代科举榜流传网络,专家建议多谈终身学习,看淡一时得失
~~~古代科举榜流传网络,专家建议多谈终身学习,看淡一时得失
~~~古代科举榜流传网络,专家建议多谈终身学习,看淡一时得失
~~~古代科举榜流传网络,专家建议多谈终身学习,看淡一时得失
~~~古代科举榜流传网络,专家建议多谈终身学习,看淡一时得失
~~~古代科举榜流传网络,专家建议多谈终身学习,看淡一时得失
     
2017年06月1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曹雪芹VS傅以渐 各有千秋 不能偏颇
古代科举榜流传网络,专家建议多谈终身学习,看淡一时得失
王蔚
  “你认识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之类的人吗?”“你肯定熟悉曹雪芹、胡雪岩、李渔、顾炎武等人吧?”临近高考发榜的这几天,有一份名单在朋友圈流传,傅以渐等人皆为清朝科举状元,而曹雪芹等又同属当时的落第秀才。此帖意在提示高考生们莫在意一时的得失。然而,拿古代的状元与今日的高考生类比,此帖也引来争议。

  状元与落第有共性

  这份帖子列举了两张名单,第一张名单里的人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第二张名单的人包括曹雪芹、胡雪岩、李渔、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帖子设问:“哪份名单上你认识的人多一些?答案不言而喻。”

  不过,让我们再翻阅资料,仔细研究一下。傅以渐,清开国状元,一代名相,学识广博,精通经史;王式丹,积学嗜古,参与编修《明史》《大清一统志》等……由此看来,科举状元们在学识上的成就并不逊色。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惠中分析,现在傅以渐等状元不被大多数人熟悉,反而曹雪芹等落第秀才知名度高,因为状元在古代选拔官员的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他们走的是仕途,而曹雪芹等走文学道路,用今天的话说,类似于“文艺圈”。

  成功的光环有时效

  网传帖子的结论是:“真正的考场其实从来就不在学校!敬请所有考生父母淡定!”

  “这个帖子的结论,单从观点上来看,是正确的。但如果从状元对历史的贡献来说,拿状元与落第进行简单比较,存在一定偏颇。”地理特级教师、闵行中学校长何美龙说,客观上说,历代状元的学问水平在人群中是偏上的,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对国家的贡献要被历史认可。此外,古代状元与今日的高分考生,没有什么可比性。高考学霸的光环是有“时效”的,进入职场三五年后,要比的就是再学习的能力、敬业勤奋的精神和创新发展的潜力。

  惠中说,科举状元也好,落第秀才也罢,对二者中的任何一方都既不能夸大,也不能过于贬损,更不能把科举与现代考试制度相提并论。人生要经历不同的考试,面临不同的选择,一次的失误或失败,绝不意味着成才之路就此中断。成才的道路与模式有多种多样,这也是现代职业教育、终身教育致力推崇的观念。

  首席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汽车周刊
   第A2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铸军魂 育新人 练精兵 树形象
算土地加减法 答发展应用题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推进交流合作
巴拿马运河之波
中希关系新发展 经贸合作结硕果
80后90后成 献血主力军
探索新题材 唱出新风格
最后时刻失球 国足平叙利亚
曹雪芹VS傅以渐 各有千秋 不能偏颇
报头
新民晚报一版要闻A01曹雪芹VS傅以渐 各有千秋 不能偏颇 2017-06-14 2 2017年06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