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本版列表新闻
~~~物业:已增加防范措施,开业主大会商讨修复
~~~物业:已增加防范措施,开业主大会商讨修复
~~~物业:已增加防范措施,开业主大会商讨修复
~~~物业:已增加防范措施,开业主大会商讨修复
     
2017年06月1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居民家中安保装置成摆设
物业:已增加防范措施,开业主大会商讨修复
徐驰
  求帮忙

  求助人:李先生

  我住在长宁路1661弄虹桥新城。2013年以来,家里的防盗报警装置无法正常开启作业,一直处于“瘫痪”状态,成了摆设,起不到安防作用。自此,经常有小偷光顾小区,居民们都十分担心自家的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去调查

  李先生告诉记者,原先,小区每户人家家中都装有这样一套防盗报警装置,同小区物业的监控中心相连。只要有陌生人闯入家中,监控装置便会探测到情况,并立即报警,信息也会同步反馈到保安那里。可以说,这套系统令他们很放心,成为一道“安全屏障”。“平时,我们出个远门或去旅游时,总会设好密码,调试好系统,基本不用担心会有陌生人闯入。”

  然而在2013年前后,这套系统突然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前前后后,我们也多次同物业反映,他们告诉我是‘开发商遗留’问题,无法解决。”李先生不无担忧地表示。之后,小区内窃案频发,很长一段时间内,居民都惴惴不安,大家都盼望着这套家里的“安全屏障”能够早日修复。

  有结果

  管理小区的天山物业许经理承认,原先这套设备随开发商交房时交付业主,是一套门禁系统,起到门廊和室内监控作用。多年来因为设备老化等原因,目前确实已经废弃不用,也已不与监控室相连。

  “这些年来,小区的门禁系统也改善过不少。”许经理称,目前,小区增设了电子围栏,监控探头也增加到了100多个;每户居民楼门前也设置了门禁系统,并采取实名登记,保证一张身份证对应一张门禁卡。“在我看来,小区内采取的这些安防措施,基本能‘过滤’外来人员和不法分子,保护居民的安全。”

  对于居民提出的要求,许经理直言,由于涉及的面较广、资金需求量较大,需要通过联系开发商,并召开业主大会,商讨同意后,才能实施全面修复。“只要大多数业主同意,我们肯定愿意配合修理,毕竟都是为了小区居民的安居乐业。” 本报记者 徐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汽车周刊
   第A2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与民分忧 为民解难
橡塑企业投产9年竟从未办过环评!
秤上“捣浆糊”
居民家中安保装置成摆设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A09居民家中安保装置成摆设 2017-06-14 2 2017年06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