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 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一场研讨会上,“人工智能”这一词汇首次出现。
1959年 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开发了“通用问题求解程序”,来求解逻辑问题。
1973年 随着研究经费的枯竭和研究热情的减退,人工智能遭遇第一次寒冬。
1975年 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发了MYCIN系统,用于诊断细菌感染和推荐抗生素使用方案。MYCIN是一种使用了人工智能的早期模拟决策系统,不过它并没有实现临床应用。
1987年 人工智能的第二次寒冬来袭。
1994年 第一个网页搜索引擎投入使用。
1997年 IBM公司开发的“深蓝”超级计算机击败国际象棋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
1998年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开发出第一套用于航天器的全自动控制系统。
2002年 亚马逊公司用产品推荐系统替代了人工导购。
2007年 “谷歌翻译”上线,这是谷歌公司开发的一套基于统计原理的翻译服务。
2009年 谷歌公司的研究人员发表颇具影响力的论文《不可解释的大数据有效性》。论文指出,简单模型结合海量数据的方法,优于复杂模型结合少量数据的方法。
2011年 苹果公司发布了Siri语音个人助手,它可以回答用户的问题,做出适合用户的推荐,并执行简单指令。
2011年 IBM公司开发的“沃森”超级计算机在电视问答节目《Jeopardy!》上击败两位优秀的人类选手。
2012年 谷歌公司开发的无人驾驶车开始在公路上驰骋。
2016年 谷歌公司开发的“阿尔法围棋”与世界顶级围棋选手李世石展开一场举世瞩目的对弈,最终,“阿尔法围棋”以4:1战胜了李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