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威尔第成名作《纳布科》昨亮相上海大剧院
~~~威尔第成名作《纳布科》昨亮相上海大剧院
     
2018年04月1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乘着“金色的翅膀”两度翱翔
威尔第成名作《纳布科》昨亮相上海大剧院
朱渊
■ 《纳布科》剧照 记者 郭新洋 摄
  “飞吧,思想,展开金色的翅膀。去到那深山峡谷的地方,那里散发着芳香,那是我们的家乡,亲爱的家乡。”昨晚,上海歌剧院联合上海大剧院全新制作的《纳布科》在上海大剧院首演。那首知名度和传唱度甚至超过歌剧本身的合唱曲目《飞吧,思想,展开金色的翅膀》,在丹尼尔·奥伦的指挥棒下,和着台下的掌声,被深情而细腻地演绎了两遍,让观众大呼过瘾。

  作为歌剧中最有名的合唱曲目,《飞吧,思想,展开金色的翅膀》之于《纳布科》,是“点睛之笔”亦是灵感来源。当年,刚经历了痛失亲人和事业失败的威尔第从斯卡拉歌剧院经理手中接过脚本时,创作情绪极为低迷。多年后他回忆说:“我回到家,狠狠把手稿往书桌上一扔,随后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摊开的稿本,读到:‘飞吧,思念,展开金色的翅膀……’时,被诗句深深打动,不由自主地看了下去。”这之后,就有了歌剧《纳布科》,而这首满怀对故乡思恋之情的歌曲,也被视作意大利的“第二国歌”。

  “金色的翅膀”展开在歌剧的第三幕,在此之前,建筑师出生的导演马西莫·盖斯帕隆,早已为此版《纳布科》定下了雄壮恢弘、简洁大气的基调,为凸显戏剧性,白色宫殿中金色雕像巍峨耸立,“纳布科”着镶金边的蓝袍,正待举起那象征自由之剑……“希伯来的囚徒们”从耶路撒冷被掳到巴比伦,他们穿着白袍,低声吟唱着对故土的思恋,歌声里有着家园被毁的苦难,和那一点难以被熄灭的心火。“我们在苦难中强忍悲伤,我们在黑暗中藏着梦想。”悲怆的歌声里压抑着情感的暗流汹涌,由弱渐强又让人觉得这情感虽是就要炸裂,但最终又被按下,灼灼目光中是信念支撑着等待那“最后的天光”。

  虽说《纳布科》的故事和历史背景距离中国观众有些遥远,但作品中对祖国的爱和为自由抗争的精神都是相通的。正是有着这样的共鸣,“金色的翅膀”响彻剧场时,有人激动地攥紧了拳头,也有人的眼中浮起泪光。一曲唱罢,掌声雷动。同样被这氛围感染着的,还有指挥奥伦,他的指挥棒果断一挥,合唱队调整情绪,开始了第二遍的演绎。前后两遍,在处理上稍微不同,第二遍当和声渐弱进入尾声,指挥丹尼尔·奥伦抢先一步回转身,以独家手势示意掌声“缓起”,直到最后一点哼鸣消失,掌声再度将剧场填满。能乘着“金色的翅膀”飞翔两次,让不少首度观看《纳布科》的观众深感满足。      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潮起博鳌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阳光天地(249期)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家装专版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新民环球
   第A2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博览·广告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文物保护新添“天空之眼”
乘着“金色的翅膀”两度翱翔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3乘着“金色的翅膀”两度翱翔 2018-04-12 2 2018年04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