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一
个性化需深耕
提起个性化,中国的视频网站肯定要嚷嚷,“我们都是基于大数据精算,为每一位用户提供个性化的页面和选择。”大数据人家也有,个性化绝不是这么简单的。
“网飞”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各地区的本土化差异。比如日本观众不仅需要对白字幕,还需要很多辅助字幕,于是他们为日本观众增添了另外四种形式:斜体字幕、主字幕上下方的注解字幕、屏幕正上方的解释字幕和屏幕右边竖排的辅助字幕。在波兰,人们喜欢“听”单一旁白解释影片出现的所有内容——这种形式波兰以外的观众却难以接受,“网飞”为他们做到了。
由于网速限制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网飞”了解到,亚洲的用户喜欢用“下载”功能,随后立即推出。除了形式,内容也需要个性化。在巴西,“网飞”根据当地的社会环境,主推《毒枭》,该片讲述的是美国和哥伦比亚警方扳倒贩毒王国的故事。
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需要用心深耕,以人为本,绝不能躺在大数据上坐享其成。
启示二
好编剧要找回
“内容为王”这一口号,爱奇艺、腾讯、优酷……这些视频网站都会喊。可是一到“关键”时刻,笑得合不拢嘴的总是那些“小鲜肉”。
从一开始,“网飞”就在模式上赢了。为了拥有独家内容,“网飞”不惜忍痛割爱,与那些没有签订独家协议的合作伙伴说再见,导致近几年其平台上的总剧集数一直在减少。在这方面,中国的网站做得并不差,大家各显神通,明的暗的,有人刷卡,有人刷脸,在市场上抢得热火朝天。可扪心自问,市场上真有那么多好作品吗?
当然,外国的市场也是这样,想要独树一帜,就必须找到好作品。“网飞”也意识到,自制独播内容既能保持特异性,还能实现盈利。于是,他们选择了直面好莱坞,自制内容,哪怕压力山大。
钱是要花的。《怪奇物语》单集成本800万美元,是“网飞”最贵的改编剧,而自制剧《王冠》的平均成本更是达到了1300万美元。《卢克·凯奇》和《制造杀人犯》这样的原创剧集也是费用不菲。中国市场资本雄厚,其实好剧本也指日可待。
最要尊重的还是创作者。网飞从不披露任何与播放量相关的数据,原因是不拿点击量向创作者施压。此外,为了让节目制作人完全保留叙事完整性,不需要在每一集结尾处刻意制造紧张悬疑的气氛,“网飞”宁愿选择一口气播完,也不采用一周一集的播出方式。这样的创作氛围,吸引到了包括中国的优秀创作者。譬如网飞与漫威合作的系列剧《杰西卡·琼斯》的译制指导就是从上海电影译制厂跳槽过去的。
回到中国,就拿爱奇艺来说,近年来原创作品大多集中在爆款综艺节目如《中国有嘻哈》《热血街舞团》上,一阵喧嚣也难掩人才不足、后劲乏力的尴尬。
启示三
有市场待挖掘
在市场挖掘上,中国的视频网站做得是否到位,很难衡量。但不妨看看“网飞”是如何填补市场空白的,至少他们已经占领的市场,中国的网站还没有涉猎。
几年前,“网飞”了解到,全世界有2.85亿人有视力障碍。“网飞”的解决方案不是简单的解释性配音,而是把影片做成像有声书一样的作品,目前已做成包括日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在内的3000多小时节目,就连正常人也会在开车时选择“闭眼看网飞”。
“网飞”发现亚洲小屏市场的巨大潜力后,今年4月推出了内容预览功能——打破传统横屏模式,用户挑选视频时无须横竖切换,可通过竖屏视频格式展示的30秒视频了解大概内容。在移动互联网发达的中国,竖屏视频模式并不罕见,但均集中在短视频行业。
启示四
缺技术得研究
不得不说,“网飞”能有今天的辉煌,离不开强大的技术团队——硅谷。中国的视频网站,虽然没有硅谷,但并不缺技术人才。
网飞的技术团队花5年时间做了一桩事。大多数视频网站是根据用户的带宽来决定传输画质的,而“网飞”的团队一直在考虑,如何让用户在低网速的环境下接收到高质量的内容,如何压缩视频文件而不损坏画质。他们重新编制了一套专属视频编码规格,甚至对整个内容库约6000档节目进行了重新编码,尽可能用最少的带宽呈现出最好的画质。
在“网飞”公司总部有一个终端设备测试实验室,负责模拟在世界各国不同的网速、气温等环境下,测试各种品牌的设备是否能流畅获取内容。实验室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设备,包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几乎囊括了市面上能买到的所有手机,尽管网飞并没有在中国本土市场提供服务,但是测试机也包括了中国的手机品牌小米、vivo、OPPO。
网飞对于中国市场的野心已昭然若揭,中国市场的空白就在那里,中国队加油!用点心,争取逆袭! 本报记者 吴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