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5月2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稀客来沪小住68天
黑喉潜鸟换羽“返航”
陆梓华
■ 黑喉潜鸟 何鑫 摄
  位于世纪公园的镜天湖一向是上海市民划船游览的好去处。最近,面对喧闹的人群,一只生活在北极圈附近的黑喉潜鸟在迁徙途中却丝毫不怕生,降临镜天湖上并呆了足足68天,完成了从冬羽到夏羽的“换装秀”,重新振翅返回家乡。

  今年3月11日,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史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何鑫偶然在镜天湖水面上发现了它的身影,着实兴奋了一番。何鑫告诉记者,黑喉潜鸟罕在上海出现,选择在市中心的公园落脚,并且一呆就是两个多月,在上海本地的观鸟记录上,尚属首次。

  何鑫推测,或许,它原本只打算在湖面上休息一下就走,但是,镜天湖中小鱼小虾食物丰富,这只“吃货”鸟没抵抗住诱惑,就多住了两天。恰好在这时,它的飞羽开始脱落,冬羽也开始脱落,这只黑喉潜鸟,只能将错就错,在上海完成这场换装秀。

  这只黑喉潜鸟初来镜天湖时,长长的脖颈还是白色,从3月23日开始,黑喉潜鸟飞羽渐渐脱落;约一个月后,初级飞羽渐渐长出;5月初,它喉部也开始了换羽,从白渐渐变灰,然后一点点加深,直至5月中旬,它喉部的黑色已经十分明显了,飞羽已基本长成,颈胸部和背部也换上了繁殖羽,夏装初成。

  让何鑫感叹的是,黑喉潜鸟光临上海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除了极个别人,谁都没有想过要去打扰它的悠闲时光,偶尔有游船因为好奇而靠近,爱鸟者们则主动提醒游船避让,生怕惊吓了这位珍贵的客人。

  “在镜天湖栖息了68天后,可能是为了躲避魔都即将到来的5月历史最高温,5月17日清晨,黑喉潜鸟终于开始踏上一路向北的征程。4:30左右,它开始起飞,并绕湖飞行,绕飞的圈子越来越大,飞行的高度也越来越高(约60-70米);到了4:52,它终于认准方向,义无反顾地踏上北迁之路。”何鑫说,“虽然有不舍,但每一个爱鸟人都希望它能早日回到它的家乡,在繁殖季找到它的另一半。”

  本报记者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新民法谭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阳光天地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广告
   第A28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广告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
涉险滩闯难关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顺应消费升级增强“上海购物”体验
建设“科创走廊” 驱动“松江创造”
创新券“通用通兑”盘活区域科技资源
世界最大集装箱船上午交付
沪今夏高温多 强对流天气多
朝美板门店会谈 筹备“特金会”
寻找“大李” 的五个儿子
稀客来沪小住68天 黑喉潜鸟换羽“返航”
报头
新民晚报一版要闻A01稀客来沪小住68天
黑喉潜鸟换羽“返航”
2018-05-29 2 2018年05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