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对话松江区区长陈宇剑——~~~
对话松江区区长陈宇剑——~~~
对话松江区区长陈宇剑——~~~
     
2018年05月2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话松江区区长陈宇剑——
G60科创走廊驱动“松江创造”
范洁
  首席记者 范洁

  松江,承载“上海之根”的底蕴,秉持“制造强区”的理念。2016年来,一条40公里长的G60科创走廊,为松江发展注入新动能,也成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引擎。在全市打响上海“四大品牌”行动中,松江如何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本报专访松江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宇剑。

  问:松江提出先进制造业强区战略,目前G60科创走廊已吸引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如何进一步打响“上海制造”品牌?

  答:松江是上海先进制造业的主战场,全区制造企业达到1.3万家,规模大、门类全、市场化程度高。松江有基础、有条件、有责任为“上海制造”品牌建设发挥作用。我们要以高质量建设G60科创走廊为支撑,科创驱动“松江制造”迈向“松江创造”。

  一是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工业互联网深度运用提升先进制造业能级。前不久,松江正式获评全国首个且目前唯一的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海尔CosmoPlat、用友等一批知名工业互联网平台落户。松江正全力抓好海尔智谷、复宏汉霖、清华启迪等一批引领性强、带动性大、成长性好的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

  二是共建共享面向长三角的G60科创走廊,推动长三角地区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一体化布局,在区域产业布局、园区开发、要素供给、机制协同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打造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三是建设国际一流制造品牌汇聚地,不断提升“松江制造”参与产业价值链分工的能力水平,围绕重大科创成果研发、高端装备自主突破、智能产品迭代升级等领域,打造一批“名品”,培育一批“名企”,汇聚一批“名家”,塑造一批“名园”。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制造业部分)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5%,初步建成若干百亿级先进制造业产业航母集群,全面建设“标准领跑、质量领先、品牌领军”的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区。

  问: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离不开提升服务能级,对此松江有何举措?

  答:我们正推进G60科创走廊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项目“零距离”审批改革,建立集成审批、全流程预审、全程代办的新机制,推动先进制造业项目落地,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业创新创业成本;探索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结合大调研加强对本区优质、重点、成长快的存量企业的走访,更精准对接企业需求,鼓励企业增资扩产;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夯实网上政务大厅审批事项。

  我们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擦亮松江优质服务名片,打造成为依托上海核心城市功能,面向长三角,具有强大辐射力、影响力、带动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重要功能区。到2020年,服务功能全面增强,将G60科创走廊打造成为上海服务长三角的排头兵和桥头堡。现代服务业能级显著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达到年均8%以上。

  问:制造强区、质量强区让松江培育了一批名品,如何顺应消费升级,打造购物品牌?

  答:近年,松江突出开放创新,推动传统商业转型,加快顺应消费升级,提出“两新一特一综合”。“两新”即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推进丽人丽妆、飞科、来伊份、购酒网等企业发展垂直领域交易平台;鼓励“21cake”“诺心”、中饮巴比等企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展精准营销;引进盒马鲜生、清美鲜食、森鲜馆等新型生鲜超市和菜场,支持“线上线下融合”的无界零售,鼓励“咖啡猫”“天使之橙”等消费品牌利用物联网、互联网等新技术发展无人店。“一特”即创建特色商业街区,加快提升松东路、华亭老街、泰晤士小镇、大学城文汇路等特色街区品质。“一综合”即引进和建设商业综合体,完善松江城区和北部区域商业布局,填补广富林区域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空白。

  到2020年,计划培育10个知名绿色生态品牌;商品销售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00亿元和740亿元;来松江旅游消费人数达到2000万人次。

  问:松江是上海历史文化的发祥地,被誉为“上海之根”,如何助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答:松江是上海历史文化的发祥地,唐代建县,元代建府,上海开埠前一直是上海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陆机、陆云、赵孟頫、徐阶、董其昌等文人大家。今天的松江,正构筑以书香之域、书画之城、文博之府和影视之都为特色的文化名城,推进“人文松江三年行动计划”,展现开放、融合、多元的人文底蕴,展现“科创、人文、生态”的城市形象。

  我们将抓紧实施6项重点任务:提升城市人文形象,打响“上海之根”文化品牌;建设高科技影视基地,打响“松江科技影都”文化品牌;发掘传承红色文化,打响红色文化品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人文松江活动中心、工人文化宫等,提升群众实得感;保护传承江南特色文化遗产,深耕厚植历史文脉;推动文化多元融合,激发松江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计划到2020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以上,建成9个特征鲜明功能完善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新民法谭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阳光天地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广告
   第A28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广告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G60科创走廊驱动“松江创造”
家书家信细说家事家风
高温多 台风多 强对流天气偏强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6G60科创走廊驱动“松江创造” 2018-05-29 2 2018年05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