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管理很大程度上依赖患者的自我管理,很多患者服用降压药物想起来就吃,想不起来就不吃,有时早晨吃,有时晚上吃。李静说,人体24小时血压节律一般是清晨觉醒和起床后明显升高,8:00-10:00达高峰,此后下降,在16:00-18:00血压再次升高,之后缓慢下降,凌晨2:00-3:00至最低,一般来说清晨至上午时段血压较高,又是心脑血管事件高发的时段,长效降压药物在早晨尽量固定的时间服药一次即可,起床后,先测血压再服药。但有些患者血压节律异常,下午、夜间血压较高,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遵医嘱调整服药时间。但不可吃吃停停,或者看到血压正常后就自行停药,这样会导致血压异常波动和反跳。服药的时候宜用偏凉的温水送服药片,不要用饮料、牛奶、茶等替代,以免影响药物吸收。
还有一些药物包括中草药等,也会影响到血压控制,比如经常用到的一些含伪麻黄碱的感冒药、治疗关节炎的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和波动或影响降压药物的效果。因此高血压患者服用这些药物期间要注意监测血压,发现血压升高时及时就诊,必要时需要临时调整用药。另外像甘草这类的中草药可能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血压升高,血钾降低,用药前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
李静还说,很多患者认为“是药三分毒”,怕长期服药带来副作用。实际上,降压药都是经过临床研究和大量的临床实践验证的,不良反应也不是都会发生。只要选对了降压药,做好随访监测,就可以长期服用。即使是在服药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副作用,那也不必过于担心,只要调整用药即可,但平时需注意按时门诊随访,出现不适及时就诊。
所以,确诊了高血压,无论有没有症状,是否感觉到头晕,都要按时服药,更不能随便停药。坚持服药看上去很麻烦,但实际上如果不坚持,将有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