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哦,是妈妈啊。”
这段对话不止一次发生。34岁的孙瑞毅是2号线徐泾东站的值班站长,服务地铁多年,礼貌回答询问已成条件反射,即便在家休息,“你好”也会脱口而出。
先烫衣服 再背提示
10月1日7时,孙瑞毅和往常一样,提前1小时到岗,先烫衣服。
今夏,站里新添一台立式挂烫机,他新增一项技能。徐泾东站与进口博览会主场馆近在咫尺,是展会核心区的关键服务窗口,工作标准务必精益求精,包括仪容仪表。“衬衫从上到下,不能有一处褶皱。”
第二项例行准备,是学习当天工作提示,涉及设备维修、线路调整、演习培训等新信息。遇到国庆长假,内容尤其多,如南京东路站前五天临时封站、浦东机场站后两天加开大站车,他全要牢记于心。
班前会7时45分准时开始,值班员、站务员、保洁、保安、票务维修人员全体参加。孙瑞毅穿着挺括制服,检查仪容仪表,再传达刚记熟的内容。“进口博览会迎来四海宾客,各工种都可能遇到乘客询问,人人需要及时更新信息库。”
日巡六圈 专门挑刺
8时,日班开工,孙瑞毅开始首轮巡查,从站厅、站台到7个出入口、十多间机房。各角落仔细兜一圈,起码一个小时,走四五千步。
巡查绝非刷步数这么简单。头顶每一根暗灯管,脚下每一片小纸屑,都不能放过。前者须当天修好,后者在20分钟内清理才达标。类似细节还有扶手积灰、标识翘角、求助按钮失灵……多数小问题,他都会弯腰动手,立刻解决。
乘客到不了的机房和施工区,他也要去——查看设备、清点设施、监督施工。手持智能巡检装置里,列有每周必查的111条待检项目,其中近半数是每天必查项。
如此循环往复,孙瑞毅一天要兜6圈,每两小时一次。巡查空隙,没空休息,他去安检台查工作形象、文明用语,摸传送带、隔挡帘、接物架,力争一尘不染;再去站厅和站台,带教站务员规范服务,一站就是半小时;回到车控室,还要见缝插针地整理、归档文件。
英语百句 抓紧补习
“公共场所客流密集,不确定因素多,必须反复演练应急预案。”孙瑞毅说,进口博览会倒计时100天以来,站内每天至少做1项重点预案演练,涉及反恐、火灾、大客流、防汛防台等;其他20多项常规预案,也每周操练。国庆前一天,本市规模最大、参演人数最多的交通安全综合演练在徐泾东站举行。列车断电停运后的大客流疏散预案,正是由孙瑞毅参与设计和组织。
各类培训最近也接踵而至,包括医疗急救、消防响应、安保组织等主题。“我觉得英语口语最难。”孙瑞毅拿出一本上海地铁自制、比手掌小的《迎进博会英语100句》,“人手一份,有交通换乘、展会指南、客流引导、失物招领等专业词汇,我正在抓紧补习。”他透露,公司前不久从其他站请来一名口语达人,长期驻扎徐泾东站,专门辅导同事口语。
首席记者 曹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