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庆祝国庆 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首届上海老年人钢琴大赛以“情”会友~~~
首届上海老年人钢琴大赛以“情”会友~~~
首届上海老年人钢琴大赛以“情”会友~~~
首届上海老年人钢琴大赛以“情”会友~~~
     
2018年10月0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首届上海老年人钢琴大赛以“情”会友
黑白键上的银发金岁
吴翔
  在时而悠扬时而激越的旋律中,金色年华晕开了一片新的精彩。“首届上海老年人钢琴大赛”颁奖仪式暨获奖选手音乐会近日在上海音乐学院内贺绿汀音乐厅举行,十多位获奖者(见下图)与众参赛选手以及他们的忠实“粉丝”一起以乐会友。

  钢琴是一座桥梁,整个社会也在为老人们学琴铺桥搭路,用文化点亮老人的晚年生活;在这座“桥”上,老人从中加深了祖孙情、同事情、战友情……他们弹的是琴,也是情。

  “首届上海老年人钢琴大赛”上,有一对祖孙——年过六旬的邵华山与8岁侄孙张润旸获得了“四手联弹优秀组合奖”。“其实,在这次比赛前两年,我们就已经开始‘组合’了。”邵华山说张润旸来学琴之前,两家人一年也就逢年过节见上一两次,自从张润旸跟爷爷学琴产生了兴趣,现在每周休息天,张润旸都会到邵华山家里习琴,爷爷一边弹着经典的旋律,一边也会给张润旸讲讲从前的故事,其乐融融。今年的比赛从6月开始,他们就结对参赛,爷爷的水平高一点,就弹高音部,张润旸才学了两年,就负责弹低音……拿了奖,祖孙俩弹琴的兴趣更浓了。

  此外,还有一对军中“姐妹花”——应赛耳和戴群利,她们一举拿下了本次大赛“四手联弹最佳组合奖”。其实,她们是有一些专业功底的,她们曾是武汉军区政治部胜利文工团的演奏员。不过,上世纪70年代末,她们转业到了地方,也就离开了艺术岗位,日常的工作加上繁重的家务时常会让人喘不过气,她们难忘“琴谊”,再忙也会让俩家人抽空聚在一起。几十年来虽然没有上台机会,但家中总是琴声飘荡,这次重返舞台,她们盛装出席,盘起青丝,仿佛梦回二十岁的青春年华。

  这次比赛,一共有来自全市16个区和4所老年大学的300多位选手参加,虽然曾从事教师、职员、律师、法官、医生、设计师、工程师、采购员或工会干部等不同职业,但大多随共和国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梦想、蹉跎、重拾梦想的“钢琴生涯”,因而对钢琴艺术有着与后来者不一样的挚爱、执着和领悟。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选手中,真的是藏龙卧虎。本届大赛高级组(比赛分中级、高级两组)第一名的吴永清,今年64岁。他小时候师从名师盛建颐学琴。虽然他后来未能如愿进入上音,成年后也从事工人、中医师等职业,但音乐的火焰从未在他心里熄灭,只要有空,他就会坚持练习钢琴,从未放弃。有一次,在地铁的一个路演中,演员让观众上台参与弹奏一曲。他登台后赢得满堂彩,让他感觉童子功还在,信心倍增。通过这次比赛,吴永清弹出了名气,据说现在的他,一个星期只有半天时间空当,剩下时间都被请去参加各种演奏活动。

  和吴永清类似的还有70岁的退休女教师徐维宜,习琴已经64年,但从未在正式舞台上演奏。此次大赛让她登上贺绿汀音乐厅,一曲《平湖秋月》让她“遂了夙愿,永世难忘”。

  事实上,圆老人的梦想,光靠老人们的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这次比赛,上海的琴行在暑期教育最繁忙的时候,“下令”优先为前来练习的老年选手免费提供琴房。上海音协钢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希欣喜地表示,上海市民学习、演绎钢琴已有百年历史。如今不仅有百万琴童,又涌现了如本届大赛这样众多且优秀的老年钢琴爱好者、练习者,这是上海经济文化大发展和市民文化素养大提高的生动写照。 本报记者 吴翔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庆祝国庆 要闻
   第A03版:庆祝国庆 上海新闻
   第A04版:庆祝国庆 上海新闻
   第A05版:家装专版
   第A06版:庆祝国庆 国际新闻·广告
   第A07版:庆祝国庆 国际新闻·广告
   第A08版:庆祝国庆特别报道 目击/新民印象
   第A09版:庆祝国庆特别报道 目击/新民印象
   第A10版:庆祝国庆 文娱新闻
   第A11版:庆祝国庆 体育新闻·广告
   第A12版:庆祝国庆 体育新闻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新民法谭
   第A16版:新民法谭
点“丹”成围棋“永子”
黑白键上的银发金岁
4K让家庭电视变身影院
美术史学者方闻逝世
新民晚报庆祝国庆 文娱新闻A10黑白键上的银发金岁 2018-10-05 2 2018年10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