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岗位增加三倍保洁人员
国庆长假第二天的下午,轨交徐泾东站展厅内人流稀疏;走出轨交站3号出口,记者面前则出现一片繁忙的工作场景:一辆黄色的施工车正来回滚压刚刚铺设的沥青路面,道路两侧有数位保洁员忙着清理建筑垃圾、擦玻璃门……
“国庆七天长假,展馆内部分施工、维修、保养将陆续收尾,这也是保洁员最忙碌的时段。”陆家嘴物业派驻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负责保洁的工作人员卢菲介绍道,没有展览恰逢节假日,每个岗位安排5名保洁员。然而,施工后的展馆地面残留有油漆、涂料等建筑垃圾,需要保洁员用湿毛巾反复擦拭,导致保洁工作量增加数倍。为此,每个岗位特别增加了15名保洁员。每天有250名保洁人员、210名安保人员放弃休息、坚守岗位。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有13个展馆,每个展馆面积近3万平方米。卢菲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各展馆巡视,检查各个区域保洁是否到位,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建议。“每位保洁人员上岗前,需参加系列岗前培训。工作中,个别区域还可能会存在保洁不到位等问题。”卢菲笑道,她就像一只“啄木鸟”,每天在展馆内走来走去,给正在辛苦工作的保洁员送去一个微笑,及时指出个别保洁员的不规范行为,手把手做示范保洁。
跟踪式循环保洁破解工作难点
当卢菲巡视到2H馆时,看见几名保洁员正在擦玻璃门,有清洁水滴落在地面。卢菲轻声提醒道:“阿姨,擦玻璃门的拖把不能有水滴落,避免滴水浸湿腰线贴纸。如果地面有水滴,需要第一时间擦干净。”听完卢菲的提醒,保洁员阿姨微笑着点点头。
不仅善于和保洁员沟通,卢菲作为“青春建功进博”青年突击队队长,还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走到三楼商业广场,卢菲突然发现排水地沟里有烟头等杂物,立即电话通知该片区保洁员,和保洁员一起用吊钩掀起地沟盖,用手捡出地沟里的烟头、餐巾纸等杂物,清扫地沟里的渣土。“地沟比较隐蔽,容易被忽略。一旦下雨,杂物堵塞排水口,可能导致地沟排水不畅。”卢菲笑道,对于容易遗忘的保洁“死角”,她一边提醒保洁员,一边记录在随身携带的记事本上,增加检查频次。
施工区域保洁是保洁员的工作难点之一。走到16米坡道区域,这一区域正在施工,尘土飞扬。这里,有两名保洁员一前一后擦拭栏杆、扶手等部位的积灰。“这就是我们推出的跟踪式循环保洁。”卢菲笑道,施工区域也要及时保洁,她组织一支保洁队,每隔一段时间就用半干抹布擦拭,循环作业,尽量做到扶手、栏杆等部位无积灰。 本报记者 杨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