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少时习画兼学中西,后专攻油画,迄今已廿载。游历欧洲,自驾环中国大陆国境写生,天涯孤旅,于而立之年,寻得创作主题,结庐于华山。
山者,大物也,不言,而孕育生灵。西岳华山,屏立天地,表里如一,率真雄浑,乃华夏精神象征。
自古诗词咏华岳者众,明代王履曾作《华山图册》。山水入画,缘起卧游天下,日久渐成山水文化,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生命似白驹过隙,寄迹于宇宙时空。欧洲传统表现自然界的作品被称为风景画,为诸画种之一,东西方很少有油画表现山水文化。余作画问道山中,尝试融合中西,赏风起云涌,千岩万壑,感华岳壁立千仞,无欲而刚。渐生林泉之志,沉寂淡泊,涤荡尘怀,心追古贤,与天地精神往来。以大自然为师,面壁作画,丘壑内营。历险阻,炼心志,箪食瓢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生灵为友,以造化为师,无形于风,融化为石,体悟空寂之苦趣,尝试为千古华岳写照。
“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读无字书,弹无弦琴,得琴书之佳趣,通山水之魂魄。一山一人,一茶一画,人心之机巧,彼此之是非,俱远矣。华山数载,成画数十幅,人生有涯,共勉以赓续人类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