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市民文化节将新增一个主题:市民美育在行动。
参观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等,往往可以看到老师带着一队身着校服的孩童,轻声讲解墙上名画的笔触以及幕后故事。从一幅幅画作、一座座雕塑、一件件展品里串联起了名人、文化和历史。美术馆、博物馆,是从美的角度,深入了解自己归属的城市与国家,同时,这也是对个人审美的培育和提升。
严格说来,从概念及其延伸的角度辨析,“影视、舞台、美术、文学、动漫”等艺术的外圈是审美,审美的外圈是文化,文化的外圈是价值观。亦即,评价艺术需要审美能力;审美能力高是因为有文化,文化最终体现的其实是价值观。如能以真善美一以贯之,那是至臻。
培养人,要以至臻——真善美为目标。审美能力,更应从小熏陶。当然,何时起步都不晚。市群艺馆曾于去年开设“夜校”,艺术课程爆满。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们热情高涨,也想知道如何追求,什么是美!因而,今年市民文化节在学校、社区,以及美术馆、博物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场馆内会增加更多的艺术滋养课程……我们起码应该了解海派文化、红色文化、江南文化。
有艺术爱好的人,不惧连绵阴雨,内心自有一片阳光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