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3月2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被基因控制
卫 蔚
  卫 蔚  

  花一万多块钱验个唾液,就能测出孩子有哪种天赋,家长就可以有针对性培养?这种无论怎么听都觉得不靠谱的“儿童天赋基因检测”的项目,近来居然在各地流行,还是受到不少父母的追捧,不禁令人感到后怕。

  长久以来,人类都不断地致力于探索自我,从血型星座到人体解剖,可以说是不遗余力。随着基因检测这个神秘的领域日益为世人“一知半解”,加上“宿命论”的影响,让人们产生了一种:基因决定一切、改变一切,个人“无力回天”的想法。但是,基因=真相?科学途径解读出来的就是真实吗?

  2013年5月,美国明星安吉丽娜·朱莉因为检测出带有“缺陷”基因BRCA1,该基因大大增加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于是切除双侧乳腺,2018年又切除了卵巢和输卵管。权威专家早就表示,任何基因检测都有失误可能,包括BRCA测试。毕竟做基因检测,买仪器并不难,但多数机构并没有专业能力强大的基因解读团队。果然,朱莉宣布手术后的一年,美国就报道了4例由于错误解读而导致不必要的乳腺或卵巢摘除手术。

  而斯坦福大学两位心理学家去年也对223名志愿者进行测试,一组获得假的运动基因测试结果,另一组获得假的饥饿基因检测结果。结果显示,在被误导后,测试者的潜意识指导自己做出相应反应,即被告知运动基因缺陷的人停止了跑步,而被告知具有保护性饥饿信号的人更少感到饥饿。

  在被称为拥有世界上规定范围最广的生物伦理法的法国,遗传病学家慕尼黑一针见血地指出,市场上基因测试已远离医疗价值,商家利用健康人想预测未来的想法敛财。他的观点得到全球许多遗传学家的支持,他们纷纷表示,目前市面上兜售的基因测试无法证实基因与性格、疾病等方面的因果关系,年龄、环境、心情都可能导致“科学解码”出错。

  更令人细思极恐的是,就在今年初,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夫妇发布公开信时提到,仅在美国就有超过2600万消费者将基因添加到四家基因商业巨头的健康数据库中。消费者的基因数据,就像在社交媒体上的帖子或定位信息一样,一旦交出就会失去对它的控制权。

  孩子们的基因,因为父母“望子成龙”之心就随随便便交出去,除了获得一份毫无价值的报告,更增加了不可知的风险,这笔账,实在是糊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0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公告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民间收藏
   第A22版:设计之都
   第A23版:新民旅游
   第A24版:旅游资讯
   第A25版:新民旅游·广告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9
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2480元
申城四月一日开始医保年度转换
上海植物园 举办国际花展
别被基因控制
“虫草姑娘”演苦情戏骗取80万元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5别被基因控制 2019-03-26 2 2019年03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