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上海市再次召开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视频会议。在“消黑除劣”的攻坚战中,我们是否达成了心底的“小目标”?
记者来到距上海市中心最近的江南古镇——闵行区七宝镇,探寻来自基层的“治水经”。
河长有事“马上办”
七宝镇人口稠密、河道纵横。因为快速发展,这里也曾遭遇了“成长的烦恼”,许多小河水污染严重、水环境恶化。
“不能再干吃祖宗饭砸子孙碗的事!”七宝镇把“生态”放在最重处,各级河长们在“心中有数、把脉问诊、挂图作战、全程督战”中,“治水用重锤、攻坚很硬核”。
三张清单、三长联动、三个二——在七宝镇总河长、党委书记严俊的眼里,这“三个三”是做实“河长制”、种好“责任田”的关键。
三张清单——“责任清单”:明确各级河长、监督员责任,对标对表、综合施策;“风险点清单”:点明每条河道的问题隐患,明确巡河治河着力点,防患于未然;“养护清单”:提示河道保护,明确分类养护标准。
三长联动——河长、路长、岸长无缝衔接,建立联席会议、定期通报、信息共享、工作督察等机制,及时协调解决水环境治理中遇到的各类情况。
三个二——在案件处置上,严格落实20分钟内流转、2小时内到场、24小时内上报处置结果的快速处置机制,切实做到“一线去、马上办、重实效、惠民生”,落实水环境精细化管理。
治水要靠“高科技”
治水要创新手段,要有“科技含量”。七宝镇充分运用信息化、智能化,自主研发了河长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PC端及移动端双平台,对河道进行管理。
该系统实现了“5个实时、2个自动”:即水质实时监测、数据实时汇总、电子实时巡河、履职实时督促、风险实时防控,预警自动通知、报表自动导出。将人工智能融入在水环境治理工作中,大大提升了管水治水的工作效率和精准度。目前,随着河长信息化管理平台手机端巡河功能不断完善,七宝各级河长迅速融入角色、积极履职尽责,保证了河道的长效、高效管控。
交出最好“成绩单”
未来七宝镇会交出怎样一张治水“成绩单”?严俊表示,今年要打好三场硬仗,实现三个“率先”:
● 加强源头管控,通过截污纳管、雨污分流,以及老旧住宅小区改造管网重布,彻底消除入河污染源;同时,完善水系规划,打通5条断头河,沟通9条段水系,恢复河道动力,率先完成“污水全收集”“水系全沟通”;
● 对19条河段开展综合整治工程,引进先进技术,帮7条河段恢复水生态系统。目前,七宝大横泾航中路段水质已达Ⅲ类水标准,今年底全镇将率先消除劣V类水体;
● 切实落实“一河一策”,明确路线图、时间表、责任清单,做到“全程监督”“闭环管理”,把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作为衡量工作唯一标准,发动市民共同参与水环境治理,争取率先创建上海市河长制标准化第一批街镇。 本报记者 房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