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诗庆
什么是抱睡?就是孩子出生后不睡摇篮,由大人抱着睡。
这源于网上一篇文章,说是刚离开母体的孩子睡在大人怀里,更有安全感和满足感。也有人认为抱睡会加剧孩子依恋心理,宠坏小家伙。然而作者(母亲)认为孩子离开子宫来到世上之初,应创造和子宫相类似的环境,让他们睡在怀里。
过去女儿都睡摇篮,睡前醒后我们摇一摇,她会很快入睡。晚上我在摇篮上系根长带,扣在臂上。女儿有动静,长带会送出感应,我拉几下,女儿就会睡,我也可以睡。醒了拉,拉了睡,循环几次,一夜就过去了。
摇篮里睡大的女儿,如今做了母亲,却成了一个坚定的抱睡者。不知从哪儿得来的更为重要的知识,说抱睡不仅能给孩子更多的爱,充足的睡眠还能促其大脑生长。睡在摇篮里醒了才发现,摇其入睡需要较长时间。抱在怀里一点“动静”就能感觉到,轻轻晃动就会继续入眠。
女儿要求抱睡,女婿也支持。我们反对也没有用。为了保障外孙女(小桃子)有充足的睡眠,一家子付出了巨大艰辛。
抱睡最困难的就是入睡,外孙女神经系统特发达,兴奋起来怎么也不肯睡。这时出场的总是父亲。爸爸抱着女儿使尽浑身解数,哼儿歌,唱摇篮曲,双手摇晃,双腿颤动——天下父亲一个样,为了女儿可以牺牲一切。温馨持久的晃悠,女儿总算恹恹入睡。这时外公——母亲的父亲接着抱。
宝贝睡着了,我的任务就是耐心抱着,有动静就轻轻晃动,保证睡眠不间断。为了打好这场持久战,我变换各种姿式,时仰时侧,时坐时站,左右臂轮换。时间长了实在挺不住,喊来女婿接手。累活不让女人干。
女婿不在时,由我完成哄睡任务。我试验过多种诱睡办法,最有效的就是反复哼同一首歌,孩子会很快入睡。这是开会受到的启发,领导再三重复的话容易让人打瞌睡。
每当宝贝睡得快,我都会炫耀一番,有成就感。但并非次次灵验,有时催眠曲把自己都快催眠了,宝贝还在怀里朝你乐,让你哭笑不得!
本来可以请保姆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就因爷爷外公没过六十,身子还硬朗,硬撑。年前把小桃子带到九江后,夫人迫不及待查到家政热线,每月花四千多元请一月嫂专事抱睡。真是专业人做专业事,月嫂抱睡坐姿好,持续时间长。但只干到下午六时,晚上我们接着抱,直到十时后上床就寝。
回到上海又重操旧业。
在艰苦的抱睡中,小桃子渐渐长大了。是不是抱睡的孩子更有爱心,脑子发达,更聪明呢?刚过五岁的桃子最喜欢的人是妈妈(坚持抱睡者,虽然抱得最少),脑门子确实比较凸,记忆力也好,比同龄孩子小一岁进幼儿园(因生于十月),智力能跟上趟,经常受老师表扬,还得了闵行区爱心小发明一等奖呢。
然而抱睡就一定比摇篮睡好吗?摇篮里摇大的女儿也不差呀,幼儿园得小红花无数,中小学成绩一直领先——
时代不同了,育儿方式千变万化,或许抱睡更科学。抱就抱吧,宁可信其有,不能让孩子输在睡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