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北路街道位于山阴路历史风貌保护区内,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弄堂有数十条。由于这些老弄堂年久失修,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街道今年初开始启动老旧弄堂改造项目,并首先在恒盛里试点。
恒盛里弄内有314住户居民,60%以上都是老人。改造前,街道相关部门多次召开居民座谈会,听取意见,并根据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增加了适老性项目,使居民对改造项目有了更多自主权。
经过多轮讨论和公示,恒盛里改造分成休闲交流区、运动健身区、老年活动区、自留种植区、公共晾晒区和非机动车停放区等。在自留种植区内,记者看到一名姓薛的老伯正把家里天井里种植的月季移植到花卉绿植区内。他笑呵呵地说,现在弄堂里有了“自留地”,我们这些爱养花弄草的居民有了用武之地,把家里种植的花卉移植到“自留地”,既能使花卉更好地生长,又能让更多居民享受到绿化美。
恒盛里的一面墙紧挨着鲁迅初级中学,由于没有树木,居民夏天休闲活动时没有遮阳的地方,居民在座谈会上提出希望能在墙上安装遮阳棚。街道决定增设伸缩性遮阳棚,以解决居民休闲活动时的遮阳问题。四川北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恒盛里试点改造成功后,街道将逐步对历史街区内的其他老旧弄堂修缮和改造,使老旧弄堂焕发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