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新民财经/股市大势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9月2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假老话题:持币还是持股
陆志萍
  十一长假将要来临,每当这个时候,除了返乡购票,假期旅行之外,股票市场老生常谈的话题又火了起来,“是持币过节还是持股过节”。其实持币还是持股的讨论,背后的根本问题是节后股市是涨还是跌:涨则持股,跌则持币。而这种对节后行情的预判,则是见仁见智的了。 

  机构媒体目前有很多支持“持股”的声音。他们看好节后市场的逻辑核心是历史数据的经验验证:海通证券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在2005年至2016年的12年间,上证指数、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数,在国庆节后一周的交易日内,上涨概率分别为75%、75%、83%和86%,涨幅中位数分别为2.43%、2.30%、1.44%和2.06%。其次逻辑,是节后资金面的宽裕,一是有国际三大指数调入A股的外资加持,二是国内降准后货币宽松逐渐传导到A股。

  同时市场上也有不少选择“持币”的动向。一些私募管理人、个人投资者,纷纷开始收获手中收益较高的个股,从大盘上冲的后继无力也可以验证落袋压力的存在。长假期间可能发生的新闻和事件,不确定性,不可控性太高,是一些对风险较为敏感的客户的痛点,也影响着交投的行为。就形成了大家常说的“长假效应”,随着假期的临近,市场的心态逐渐偏向谨慎,交投活跃也随之下降。

  有人说,长假效应的存在,是市场非有效性的体现。假如投资者都是经济学中的“理性人”,那么市场的开与休并没有不同,股价表现也不该受到影响。但是笔者觉得,长假效应,与其说反映是市场的非有效性,不如说反映的是投资者的“人性”。长假持币的“快乐”在于,将资金从股市转出,投入短期的固收类、货币类理财,赚取稳定的收益;持股的“痛苦”在于,要为了假期内国际国内新闻大事可能会对股市造成的影响而殚精竭虑。那么相较之下,获利落袋成了更“理性”的选择。

  更进一步说,其实一些媒体统计的节后大盘涨多跌少的数据,并不能完全代表投资者手中的个股股价表现。持币还是持股,对股民来说更切身一点的问题还有一个,那就是要看咱手中的是什么股。

  股市从九月红到现在,中间也经历了起伏,穿越了中秋的小长假,大盘指数也从2800冲到了3000点附近。相信大家手中的股票也是有涨有跌,并不是每一只都能跟得上大盘的涨幅。而市场上也不乏能穿越长假表现强势的个股,例如贵州茅台,虽然也有随着大盘下跌,但强势不改,在本周五对新高又发起了冲锋。所以,选择好股票持仓也是可以跨越长假休市期的策略之一。

  长江证券 陆志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都市小区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读者之声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夜上海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新民财经
   第A17版:新民财经/股市大势
   第A18版:理念分享/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家庭理财·广告
   第A20版: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A22版:长命百岁/金色池塘
   第A23版:金色池塘/银发社区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大盘企稳尚需时日
短线洗盘是布局良机
行情由进攻转向防御
长假老话题:持币还是持股
股指面临新一轮修复
广告
新民晚报新民财经/股市大势A17长假老话题:持币还是持股 2019-09-21 2 2019年09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