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小百花越剧团今年9月来沪,再演田汉、安娥夫妇改编的名剧《情探》,由越剧表演艺术家傅全香的学生陈飞主演。陈飞是绍兴小百花的当家花旦,梅花奖得主,是越剧界难得的文武花旦。她在《情探》一剧中表演出色,我尤其欣赏的是《行路》这出折子戏的表演,文戏武唱,歌舞曼妙,太美了。
傅全香回忆说,50年前,安娥写完《情探》初稿后,重病在床,傅全香去探望,安娥向田汉指指床头的《情探》剧本,看看傅全香,示意田汉要为她修改好这个剧本。据说,田汉在飞机上,望着窗外景色,写下了“飘荡荡离了莱阳卫”这样一段情景交融的《行路》唱词。这出戏后来成为越剧傅派的代表作。
傅全香知道陈飞要演《情探》,告诉她要记住3个字:美、情、怨。要演一个心灵美、外形美、情重如山、怨深似海的敫桂英。
陈飞果然不负老师所望,她的《情探·行路》的表演被誉为“天下第一路”。《行路》一折,全长17分钟,边行边唱边舞,唱腔韵味浓馥、别具风格,强烈地表现了敫桂英的怨恨与愤怒。她的“云遮月”的嗓音和委婉俏丽、醇厚悠扬的演唱,她的奇妙的水袖功夫,已成为浙江各越剧艺校的教学范本。
在一声“飘荡荡离了莱阳卫”中,敫桂英身着一袭白色长裙,在满台烟雾中,神情恍惚、魂飘魄荡地侧身上场。她双手后垂,两条水袖前后摇曳地滑动,一出场就显现了凄切哀婉之美。
更引人注目的是陈飞的舞台绝活——水袖功夫,真可谓长袖善舞,在飘舞间诉说着人物的心语。7尺半的白绫,大大增加了表演的难度,各种动作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组合,构成了变化万千的美妙的图画。
法国著名舞蹈家兼编导诺维尔说过:“手势——这是一支发自心灵的利箭,它会立刻发生作用,并且直接命中目标,但它必须是名副其实的利箭。”水袖是戏曲演员在舞台上表达人物内心情绪时放大、延长的手势。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陈飞的水袖是怎样“发自心灵”,又是怎样“直接命中目标”的。
陈飞唱道:“望北方,又只见狂涛怒水。原来是,黄河东去咆哮如雷。耳边厢,一声声摧人肝腑。”此时,两条水袖顺势撒开,上下转圈飞动,继而水袖又变成一个圆,把敫桂英围起来,她在舞台上呈螺旋形地转了七圈,然后,两条水袖一齐朝后飞去,表现了波涛汹涌的黄河的“咆哮如雷”和“摧人肝腑”。接着,她把两只水袖先后交叉甩搭上双肩,做抱肩的动作,再加上“云袖”、“甩袖”、“搭袖”、“卷袖”、“荡袖”等一系列强烈的戏曲舞蹈动作,“诉说”着敫桂英痛彻心肺的悲愤。
水袖也可以表达演员的柔情。在捉拿王魁之前,敫桂英思想曾有反复。她想到,自己毕竟和王魁做了两年夫妻,于是向判官爷求情道:“判官爷,许桂英,先去试探。他若还有人性在,我情愿收回(索命)。”此时陈飞的水袖又换了一种“语言”:将两条水袖收拢,左手的水袖卷起成麻花状,表示自己心情的纠结,右手的水袖轻轻地舞动,再将两条水袖一起甩到身后,向判官爷下跪。短暂的停顿,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一支支从心灵深处射出的利箭,在台上台下激起了一阵阵的“感动波”,用美学的语言来说,叫做演员把角色不可见的心情通过可见的外部动作而“对象化”了。这种如书法中“狂草”般飞动的形式之美,不但给观众审美享受,更激起观众的共鸣。
陈飞《行路》的水袖功夫,迄今尚无人能够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