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新民邻声/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垃圾清运~~~市绿化和市容局:合理规划路线减少扰民
垃圾清运~~~市绿化和市容局:合理规划路线减少扰民
垃圾清运~~~市绿化和市容局:合理规划路线减少扰民
垃圾清运~~~市绿化和市容局:合理规划路线减少扰民
垃圾清运~~~市绿化和市容局:合理规划路线减少扰民
垃圾清运~~~市绿化和市容局:合理规划路线减少扰民
垃圾清运~~~市绿化和市容局:合理规划路线减少扰民
     
2017年05月0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垃圾清运
推广各区好做法
市绿化和市容局:合理规划路线减少扰民
徐驰
  5月2日,本报A9版刊出《垃圾车凌晨作业侵扰众街坊清梦》的报道后,引发不少读者的共鸣,他们纷纷打进本报962555热线,表达了共同心声:小区清运垃圾的时间能否适当延后,不要再一次次惊醒街坊四邻了。对此,市绿化市容局表示,目前正梳理情况,将通过减噪、合理规划路线、杜绝野蛮操作等措施,从根本上减少扰民问题的发生。

  隆隆噪音扰清梦

  家住虹桥路1017弄虹东小区4号楼的施先生来电称,自家居民楼下就是小区垃圾房,每天凌晨4时45分左右,垃圾车便会来到小区,作业时发出隆隆噪音,将全家人生生从睡梦中惊醒。施先生无奈地表示,自己是双职工家庭,早晨还要送孩子上学,有时还要加夜班,睡眠时间本就“金贵无比”,每天早上这样折腾实在吃不消。

  居住在控江西三村的周先生同样被早到的垃圾车困扰多年。他说,每天4时30分,垃圾车就会开进小区,“发出的声响震耳欲聋,简直像打雷!”周先生讲,为尽可能减少影响,他只能隔天夜里将窗户全部关紧锁死。“3年半了,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避高峰早进小区

  市绿化市容管理局环卫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居民小区的生活垃圾要求日产日清,因此,垃圾车每天遵循着既定的“路径图”:清晨,垃圾车驶入各个小区,将垃圾清运后,再驶往各个区所在的转运站或中转码头,垃圾随后通过陆路和水路分别运达江桥垃圾焚烧厂或老港垃圾填埋场,再做进一步处理。

  “垃圾车凌晨进入小区清运垃圾,原则上肯定是被禁止的。”工作人员坦言,由于码头大多要在上午11时前发船,这让不少司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避开早高峰,有意无意地选择提前进入小区。对此,必须做好对一线操作人员的培训和告知。

  野蛮操作要约谈

  工作人员透露,经测试,后压式垃圾车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噪音一般在50-60分贝,目前还在从技术上探索减噪方法。类似拖拽垃圾桶、无故猛踩油门等野蛮操作行为是被严令禁止的,市绿化市容局对各区也有一套考核和评议机制,将考核分及时在工作会上通报,一旦扰民投诉量过多,将约谈相关部门。

  科学规划出新招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已注意到了晚报的报道,正搜集市民投诉情况,梳理研判出问题后,会重新调配、安排和规划线路。比如,将考虑对物流站实施轮换、调整,“这样一来,至少能避免某小区总是轮到‘第一家清运’的尴尬。”

  同时,各区也有在垃圾清运方面的好做法:虹口区在小区间建造小型垃圾压缩站,用机动车二次驳运;普陀区则由政府出资在小区周边建造小型垃圾压缩站,由物业公司委托清运垃圾。这些做法都减少了垃圾车早入小区扰清梦的问题,将因地制宜逐步推广。

  本报记者 徐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04版: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05版: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06版: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科创上海
   第A10版:新民邻声/上海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专版/新民健康
推广各区好做法
香椿里外有玄机
复式楼顶过道厅“下小雨”
三岁女童不慎走失 两位姑娘热心相助
加拿大音乐界传奇 好听的铜管五重奏
“开心微农场”有个快乐菜农
与民分忧 为民解难
新民晚报新民邻声/上海新闻A10推广各区好做法 2017-05-08 2 2017年05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