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常年负责克里姆林宫安全保卫的部队全称是“荣膺红旗勋章和十月革命勋章的俄罗斯联邦保卫局克里姆林宫总统警卫团”。执行任务时,官兵们身着1907-1913式复古制服,配戴桶式帽。这种制服只配发该团官兵,退役时全部收回。
警卫团的源头可追溯到1918年,当时苏维埃政权刚刚建立,克里姆林宫面临着严重的安全问题,为此首先组建了以莫斯科第1机枪集训班为基础的警卫部队。后来,这支警卫部队的隶属关系和建制规模几经变更,最终确定为团级编制,先后由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内务人民委员会、国家政治保卫总局、内务部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等领导。
苏联解体后,俄总统叶利钦于1993年3月20日签署命令,由总统办公厅保安处负责警卫团的日常军务,军事和保卫业务接受国防部和联邦保卫局指导。这样一来,保护总统安全就成为该部队的主要职责。如今,俄罗斯民众根据其使命职责,常常用“普京卫队”来称呼。
总统警卫团现有编制是1个团部和5个营,其中第1营下辖第3、4、5连;第2营下辖第7、8、9连;第3营下辖第1、11骑兵连和汽车连;营级骑兵礼仪大队下辖第10连、骑兵分队、保安连和安全办公室;最后还有一个保障营,下辖保障连和警卫连。全团总兵力约2600人,配备轮式装甲车、防化车、救护车和拆弹作业车等警卫业务车辆。部队驻地是克里姆林宫的历史建筑军械库。
除了负责克里姆林宫的安全保卫和俄总统的外出警卫任务,总统警卫团还负担了关键的礼仪任务,列宁墓、红场无名烈士墓和克里姆林宫的换岗仪式已经成为俄罗斯对外展示军容风貌的一张名片。
总统警卫团的花枪和马术表演搞得好,正步也踢得呱呱叫,但他们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仪仗队。自组建之日起,克里姆林宫警卫团就保持着作战部队的传统。在二战期间,警卫团多次派兵赴前线参战,仅沃尔霍夫方向的对德作战中就消灭德军1200余人,警卫团牺牲97人。
据报道,警卫团的训练相当繁重,除了礼仪队列训练,医疗急救、核生化防护、特种驾驶、爆破拆弹等警卫任务所需的战术技能一样都不能少。依照作训规定,团里早上6时30分吹起床号,然后是30分钟早操、40分钟内务整理、20分钟早餐。上午有4小时的理论学习或战术训练,以及1小时的武器保养。午饭后进行3小时战术或队列训练,然后是晚餐,晚上22时30分熄灯休息。官兵们每天有160分钟个人时间,允许使用手机,但不允许拍照摄影,也不得上网,禁止吸烟喝酒。 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