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专家热议如何创作革命历史题材作品
~~~专家热议如何创作革命历史题材作品
~~~专家热议如何创作革命历史题材作品
     
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挖掘红色富矿 无愧于新时代
专家热议如何创作革命历史题材作品
俞亮鑫
  昨天下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上海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研讨会”在上海文艺会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评论家就如何创作革命历史题材精品力作展开热议。大家认为,上海与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一样,是一座红色题材的富矿,值得好好挖掘。

  尊重史料防止硬伤

  有评论家认为,艺术家要从历史资源中去认真挖掘故事,研究人物,潜心创作,做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打造出传世之作。现在有些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对史料掌握不够,存在着不少缺陷,有的存在着明显有悖历史的硬伤。有些人物塑造过于“高大上”,不接地气,有些语言与年代不符,让人觉得虚假。有的作品没能及时汲取党史、军史的最新研究成果,对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的表现还停留在过去的认知中,观念有些陈旧、滞后。评论家们建议,应该搭建一个艺术家和党史专家积极互动的平台,让艺术家了解历史,了解最新的历史研究成果,以打造精品力作。

  一些外省市评论家对上海有这么多红色历史资源感到既新鲜又振奋。过去人们对上海历史的认知往往局限于十里洋场,灯红酒绿,靡靡之音,其实这是对上海这座英雄城市的误读。有评论家直言,现在有些影视作品虚构历史,躲避崇高,对上海黑社会表现过多,红色题材则缺乏力作。

  有专家指出,上海有革命历史遗迹约657处,现存遗迹440处。大家说,上海是中国革命的第一个红色圣地,许多故事有待好好挖掘。上海的红色题材既有建党时期的开天辟地,又有白色恐怖下的隐蔽斗争;既有上海工人运动的风起云涌,又有抗日前线的烽火硝烟;既有文化战线的左翼作家联盟,也有经济领域的“第三条战线”……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革命前辈都在上海留下了光辉的历史足迹。值得艺术家好好发掘、梳理,认真创作。

  有评论家认为,革命历史题材既要有宏大叙事、全景式的史诗作品;也要有以小见大、人物鲜活、构思巧妙的艺术精品。

  拒绝虚假追求真实

  还有评论家指出,过去,《红岩》《青春之歌》等红色作品影响了一代代年轻人,但现在这样的优秀作品很少见。因为创作者并不了解当年革命者的理想、情怀、人格,有些红色题材就事论事写英雄壮举,但根本没写出英雄们的真实情感,无法让观众深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心灵呼吸,显得“假大空”。中国已进入新时代,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要有新的高度,才对得起新的时代。85后评论家秦竩说,参加“一大”的代表是一批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年轻人,他们充满激情,充满理想。她希望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要用年轻化的表达来吸引当代年轻人。年轻的革命者们也有爱情、有情怀、有气息、有温度,要让现在的年轻人走近这些真实的历史人物。 

  本报记者  俞亮鑫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双语小记者/新民教育
   第A15版:双语小记者/新民教育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新民环球
   第A25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6版:人物·社会/新民环球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A28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30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31版:要闻
   第A32版:广告
挖掘红色富矿 无愧于新时代
南市难民区纪念碑 要让历史永远留存
“中国辛德勒”不该被遗忘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6挖掘红色富矿 无愧于新时代 2017-12-14 2 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