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新民环球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法国画家作品
揭露日军暴行
韩茜
  12日,法国画家克里斯蒂安·帕赫在南京将其创作的包括《南京痛苦的嘶吼》在内的多幅“慰安妇”系列油画作品赠予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当我听到、看到‘慰安妇’的故事,仿佛感到那些女人的眼泪依然在流淌。”他希望通过这组作品揭露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犯下的反人道罪行。

  帕赫是国际知名油画艺术家,法国功勋和奉献联盟委员会委员,曾被法兰西学院授予法兰西骑士院士荣誉。

  今年9月,帕赫的第20次中国之行来到南京,参观了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利济巷的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并在那里工作生活了整整一个月。

  “泪洒一面墙”是陈列馆内以“泪”为主线展陈的其中一个部分,墙上13颗硕大的“泪滴”凝重而悲怆,“泪滴”右侧的墙面上,密密麻麻拓印着当年“慰安妇”的黑白头像照片,每个人的眼中都含着悲愤的泪水……

  帕赫说:“那段历史令我的情绪被悲伤侵袭,我必须拿起画笔,把80年前女性在战争中遭受的屈辱呈现出来。”

  一个月的时间里,帕赫让自己沉浸在陈列馆悲伤的氛围中,创作出《地域的眼睛》《说“不”的女人》《体检》等多幅作品,从不同侧面反映日军“慰安妇”制度的暴行。

  回到法国后,帕赫继续“慰安妇”主题作品的创作。《南京痛苦的嘶吼》这幅画长1.8米、宽1.44米,从左至右勾勒出数个日军欺凌女性和征用“慰安妇”的场景,背景是一座慰安所,多名女性被关其中,在痛苦与绝望中挣扎。

  “我查阅了很多史料,在陈列馆里进行创作,尽可能地想象那些女人的遭遇。她们的家被摧毁,自己成为日本人的性奴隶,更不用说她们在战后忍受怎样的心理创伤,在恐惧中度过余生……”帕赫说,他希望观众能被作品展现的暴行所触动,从而去了解那段历史,铭记战争带给人类的痛苦。

  80年后的今天,战争仍未远离世界。帕赫说,他希望用画作记录历史,唤起人们对战争的关注,对和平的坚守。 韩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双语小记者/新民教育
   第A15版:双语小记者/新民教育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新民环球
   第A25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6版:人物·社会/新民环球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A28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30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31版:要闻
   第A32版:广告
他们为南京大屠杀受害者“代言”
法国画家作品 揭露日军暴行
新民晚报新民环球A24法国画家作品
揭露日军暴行
2017-12-14 2 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